[实用新型]一次性经腹羊膜腔穿刺包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3580.4 | 申请日: | 201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3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2 | 分类号: | A61B1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霞 |
地址: | 71006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羊膜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羊膜腔穿刺包,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经腹羊膜腔穿刺包。
背景技术
出生缺陷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0万出生缺陷婴儿诞生,平均五六分钟就发生一例,这类情况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羊膜腔穿刺术就是一种主要应用于排查出生缺陷行产前诊断的侵入性技术,针对目前我国的现状,临床上存在有大批的孕妇需要行羊膜腔穿刺术检查和治疗。但是,目前临床中在使用的羊膜腔穿刺术器具上无统一规格,基本上是各医院根据各自情况做成简易的反复消毒穿刺包,经常需要临时额外配备诸如穿刺针、针管等器具,给临床医师的操作带来不便。在医师进行羊膜腔穿刺时需要在B型超声引导下进行,大多数医院采取的方式是用消毒剂临时消毒超声探头这样会对超声探头有损伤,而且不能保证严格的无菌,是羊膜腔感染的隐患,一旦感染发生对母儿安全威胁极大。有的医院采取用无菌手套包裹超声探头,由于手套不能良好的贴合探头形状,给超声及手术医师操作带来不便。羊膜腔穿刺术中行检查和治疗时,要抽动与穿刺针连接的注射器,这时往往会带动针头移位偏离穿刺针头所在位置,造成穿刺失败或损伤胎儿或周围组织,有时需要再次穿刺,这样容易造成感染、出血、流产或损伤胎儿。在进行羊水置换、放羊水或进行羊膜腔内灌注时,常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穿刺针容易移位,或胎儿在宫内活动容易造成胎体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腹羊膜腔穿刺包,该穿刺包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操作快捷,能够有效防止污染,提高羊膜腔穿刺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次性经腹羊膜腔穿刺包,包括托盘,托盘分为消毒区、穿刺器具区及辅助用具区,各区之间设有隔离间隔段;
穿刺器具区包括注射器、注射器针头、羊膜腔内导管、羊膜腔穿刺针及羊膜腔穿刺针固定器;所述羊膜腔穿刺针固定器为椭圆状,由上瓣和下瓣两部分构成,上瓣和下瓣一端铰接相连,另一端为锁扣结构;上瓣和下瓣的中心均开设锯齿形凹槽,且上瓣和下瓣的锯齿形凹槽对接构成用于固定羊膜腔穿刺针的固定腔。
所述锁扣结构包括设置在羊膜腔穿刺针固定器上瓣末端的拨片,固定在下瓣末端的带有卡槽的卡扣,拨片和卡扣相配合。
羊膜腔穿刺针固定器的上瓣和下瓣的一面贴敷无纺布,且下瓣贴敷的无纺布上还设有能够将该固定器粘附于皮肤表面的粘胶贴。
辅助用具区内设有无菌孔巾、一次性超声探头保护套、无菌手套、无菌纱布及无菌敷料贴。
一次性超声探头保护套由医用橡胶材料制成,在该保护套的开口处设有能够拉紧的绳索。
消毒区内设有消毒刷和承装消毒液的塑料盘。
羊膜腔内导管的表面标注有刻度尺。
所述羊膜腔穿刺针固定器由医用塑料制成。
穿刺器具区内设置若干支型号不同的注射器、注射器针头及羊膜腔穿刺针,且羊膜腔穿刺针由针套,穿刺针及针芯构成。
穿刺器具区中还设有用于连接羊膜腔内导管和注射器的羊膜腔导管接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次性经腹羊膜腔穿刺包,将托盘根据用具类别分为消毒区、穿刺器具区及辅助用具区,在各区之间设有间隔段,使用时方便取放。穿刺器具区内设有羊膜腔内导管,在穿刺时置入羊膜腔内便于羊膜腔内灌注及治疗,避免较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金属针头移位和对母儿的损伤。穿刺区器具区内还设有一个穿刺针固定器,为上、下两瓣构成的椭圆状结构,一端铰接相连,另一端为锁扣结构,能够自由开合,使用十分方便。固定器中心为带有锯齿状凹槽的固定腔,能够将羊膜腔穿刺针或穿刺导管固定,防止穿刺针或导管滑脱出羊膜腔,避免穿刺失败及反复多次的穿刺。该经腹羊膜腔穿刺包内的物品齐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新手使用和方便教学,易于推广,不但适用于羊膜腔穿刺诊断和治疗也适用于脐带血的穿刺,可广泛应用于产前诊断和治疗中。
进一步地,羊膜腔穿刺针固定器的上瓣和下瓣的一面贴敷无纺布,以增加患者舒适感。下瓣贴敷的无纺布上还设有能够将该固定器粘附于皮肤表面的粘胶贴,当穿刺成功时可以将穿刺针或穿刺导管固定于皮肤表面,防止移动、滑脱,有效防止穿刺针移位损伤胎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35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