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更换型胶粘模扩底锚栓及其锚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4600.X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9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平原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型 胶粘 模扩底锚栓 及其 锚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可更换型胶粘模扩底锚栓及其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后扩底锚栓是建筑行业常用的锚固件,通常设置有螺杆、膨胀套等部件,安装在预先加工好的钻孔中膨胀套底端膨胀变大实施锚固,其膨胀的同时对钻孔底端的侧壁挤压,进而实现锚栓的固定。
施工时,在预备置放锚栓处钻一直孔,再使用模扩底钻头在直孔底部扩孔后清孔;使用工具将匹配底孔的锥形头和套筒或切底刀头敲入底孔,并使套筒或切底刀头沿着锥形头涨开,形成类似于模扩底锚栓效果,预留出一段螺杆,即可承载。
该种锚栓锚固结构的缺点在于,等锚栓发生损坏或者锈蚀,无法对该锚栓进行更换,只能在其他位置重新钻孔,放置新的扩底锚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型胶粘模扩底锚栓及其锚固结构,在该锚固机构中的锚栓损坏或锈蚀时,能够将螺栓旋出,重新插入新的螺栓代替,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二次打孔的麻烦,同时原有的锥母可以继续使用,既提高工作效率由降低了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更换型胶粘模扩底锚栓,其包括螺杆,螺杆下部为与底孔连接的连接段,螺杆上部为与螺母配合的紧固段,螺杆的中部为过渡段,所述连接段和紧固段的外圆周上均设置有螺纹,所述过渡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台体,所述锥台体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段的外径;所述连接段上设置有扩底刀头和锥母。
进一步,所述过渡段的锥台面的向内的倾斜角度为5-30度。
采用上述扩底锚栓的锚固结构,所述扩底锚栓的连接段伸入基础材料的底孔内,所述螺杆的过渡段和连接段的外表面均涂有防腐性润滑剂;所述扩底刀头与底孔之间填充有锚固胶。
进一步,所述防腐性润滑剂为凡士林或黄油等。
进一步,所述底孔与所述螺杆之间的缝隙填充有锚固胶。
通过在过渡段和连接段的外表面涂抹防腐性润滑剂,将螺杆深入底孔部分通过润滑剂有效与锚固胶进行隔离,放置锚固胶既能够保证粘结受力,又能够保护锥母和扩底刀头不会产生锈蚀,从而当该锚栓紧固段结构损坏时,很方便地将螺杆从底孔内旋转出,不需要另行打孔。由此维护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紧固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锚固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更换型胶粘模扩底锚栓,其包括螺杆,螺杆下部为与底孔连接的连接段3,螺杆上部为与螺母6配合的紧固段1,螺杆的中部为过渡段2,连接段3和紧固段1的外圆周上均设置有螺纹,过渡段2为上大下小的锥台体,锥台体的最小直径大于连接段3的外径;连接段3上设置有扩底刀头4和锥母5。过渡段2的锥台面的向内的倾斜角度为6。
如图2所示,采用上述扩底锚栓的锚固结构,扩底锚栓的连接段3和过渡段2伸入基础材料的底孔9内,螺杆的过渡段2和连接段3的外表面均涂有防腐性润滑剂7;扩底刀头4与底孔9之间、底孔9与螺杆连接段3/过渡段2之间填充有锚固胶8。防腐性润滑剂7为凡士林或黄油等。凡士林或黄油等防腐性润滑剂将锚固胶8与螺杆隔离。从而保证拆卸时,螺杆能够顺利从底孔中旋出。
以上结合附图仅描述了本申请的几个优选实施例,但本申请不限于此,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下,做出的任何改进和/或变形,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平原,未经刘平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46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