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密度滑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4776.5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9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崔浩;业小国;曹金;王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32242 | 代理人: | 何震花 |
地址: | 21110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密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密度滑块,属于通信网络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光配线产品中所用的适配器滑块,整体安装深度一般为134mm左右,整体安装高度一般为130mm左右。深度过深意味着应用在FTTX楼道箱内时,箱体深度也会过深,而楼道由于要考虑住户上下楼方便及安全,一般对明装箱体的深度有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适配器滑块安装深度较深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密度滑块,将传统的4芯滑块、6位导轨修改为6芯滑块、4位导轨,适配器卧装结构改为竖装结构,实现其整体安装高度降至115mm,整体安装深度降至100mm。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密度滑块,包括导轨、滑块,所述导轨配合四组所述滑块使用。
所述导轨设置有上燕尾槽、下燕尾槽、方孔、限位钩和弹扣A。所述上燕尾槽和下燕尾槽共设置有四组,从上至下依次均布。
所述方孔设置于所述下燕尾槽上,每个下燕尾槽的前后左右各设置一个,共四个。所述限位钩和所述弹扣A设置于所述导轨背面,所述限位钩共两组,所述弹扣A设置于所述两组限位钩之间。
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凹槽、圆孔、弹扣B,所述凹槽共六组,尺寸与标准SC适配器、矩形FC适配器、LC适配器相配合;所述圆孔对称设置于所述凹槽两侧;所述弹扣B共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滑块前侧底部,与所述方孔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安装深度相比传统产品下降34mm,应用在FTTX楼道箱内时可使箱体深度相应下降34mm,可极大扩展箱体的应用并节约成本;2、安装高度相比传统产品下降15mm,应用在光纤中间配线架等产品上时,可增大产品密度,提高产品容量;3、采用燕尾槽双轨模式,不但滑块稳定性更高,而且模具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轨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导轨;2是滑块;3是上燕尾槽;4是下燕尾槽;5是方孔;6是限位钩;7是弹扣A;8是凹槽;9是圆孔;10是弹扣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滑块上设置凹槽承载适配器,将传统的适配器卧装结构改为竖装结构,降低了整体深度,凹槽内可安装SC适配器、矩形FC适配器、LC适配器。
将传统的4芯滑块、6位导轨修改为6芯滑块,4位导轨,减少了滑块的数量,使得所有滑块均不超出导轨(传统结构第一组滑块会超出导轨),降低了整体高度。
采用上下双燕尾槽结构,相比与传统的单工字槽结构,稳定性更高,模具简单(传统滑块注塑时需要大尺寸抽芯造成模具复杂化,成本高昂)。
适配器装入滑块(2)上的凹槽(8)内,SC、LC适配器可直接装入,矩形FC适配器需用2枚沉头自攻螺钉通过圆孔(9)固定。滑块(2)对准上燕尾槽(3)和下燕尾槽(4)中间的空间插入导轨(1),双燕尾槽在上下和左右方向限位,弹扣B(10)与方孔(5)配合,在前后方向限位,防止滑块(2)脱出导轨(1)。将导轨(1)插入机架或机箱内对应的安装孔,限位钩(6)在左右和前后方向限位,弹扣A(7)在上下和左右方向限位。防止导轨(1)脱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和附图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但同样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4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