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弯曲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6431.3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1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亚大双金属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G01N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弯曲 测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弯曲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各种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检测设备被越来越普及地应用,其中,对于金属弯曲性能的检测,需要用到金属弯曲测试设备。
近年来,对金属弯曲性能检测的检测精确性和便捷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和便捷性成为设计目标。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对于金属受热弯曲变形性能,特别是双金属压合体的受热变形性能的检测,通常用到包括千分尺B的检测设备。这里提出的双金属压合体是指不同金属材料单体零件压合为一体结构,由于不同材质的金属材料的受热变形能力不同,因此压合为整体的双金属压合体在受热状态下,会发生偏向一侧的弯曲变形,利用此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双金属材料的压合体应用于包括断路器等不同产品。例如,在断路器中,当电流过大时,通路中产生的热量过多,这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而断路器中的双金属压合材料过热时向偏侧弯曲变形,进而导通边侧的辅助电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上文中所述的利用千分尺B的检测设备是指将双金属压合体,即金属试样C置于高温油液A中,金属试样C在不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材质的变形系数不同而发生不同尺寸的变形结构,此时应用千分尺B对局部测量点的变形位移进行测量,从而获得不同温度下的对应变形位移尺寸,进而获得数据,经纪录、排列、测算数据后完成对此金属试样C的受热变形能力检测。通过应用此设备进行检测需要通过操作者进行持千分尺B进行手动测量,测量过程中操作者操作行为、千分尺B与金属试样C接触的轻微碰撞位移以及操作者的读数误差等皆造成了测量的精确性低,同时测量操作的便捷性低。
以上现有技术中的测量精确性低和便捷性低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金属弯曲测试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将明显提高测量的精确性和便捷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测量金属试样受热弯曲性能的金属弯曲测试设备,包括:用于盛装气体的保温箱、用于将所述金属试样固定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部的基座、用于对所述保温箱内部加热的温控装置和用于检测所述金属试样变形位移的激光测距仪,所述基座放置于所述保温箱,所述激光测距仪放置于所述保温箱边侧。
优选地,还包括温度信号采集器、操控系统和用于检测实时温度和读取变形数据的数据处理运算中心,所述温度信号采集器、所述温控装置和所述激光测距仪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运算中心信号导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运算中心和所述操控系统相互间信号导通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基座上设有用于装卸所述金属试样的装卸夹头。
优选地,所述基座和所述保温箱上分别设有对应的轨道,通过所述轨道,所述基座能够移动地放置于所述保温箱。
优选地,在所述保温箱上设有激光数据采集通道,所述激光数据采集通道对应于所述激光测距仪的检测位置。
优选地,所述操控系统包括数据显示屏和操作键盘。
优选地,还包括调整螺丝,所述激光测距仪通过所述调整螺丝能够调整被测试样要求的尺寸位置,位于所述保温箱外侧。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包括导位槽。
优选地,还包括能够发出报警信号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运算中心信号导通连接。
在一个关于金属弯曲测试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金属弯曲测试设备包括保温箱、基座、温控装置和激光测距仪,其中的保温箱内部为气体,放置于保温箱的基座用于将金属试样固定设置在保温箱内部,温控装置用于对保温箱内部的气体进行加热控制,激光测距仪用于检测金属试样的变形位移,其被安置于保温箱边侧。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待测的金属试样被固定在基座上并被置于保温箱内部的稳固结构下,由温控装置按设计温度对保温箱内部空气加热,在不同的温度下,金属试样随温度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弯曲变形,此随温度的弯曲变形是由金属试样中不同部位的不同金属材料的受热性能不同而产生的,此设定温度下,由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便得到了在不同温度下的对应变形量和弯曲率的各个数值,进而便能够得出金属试样的受热弯曲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亚大双金属元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亚大双金属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6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在线调整的多节分体汽车衡
- 下一篇:散热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