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钢模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132.3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亚玲 |
主分类号: | E04G9/00 | 分类号: | E04G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地址: | 637621 四川省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钢模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的是混凝土浇筑成型时,支撑模板用的复合钢模枋。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的混凝土浇注时,常常采用木质模板成型,并且用木枋对模板进行支撑,待浇注的混凝土凝固后即可拆除模板和木枋。
传统的木枋通常是截面为矩形的长形实木木块,其成本较高,木枋使用时,需要用钉子将木枋与搭建的模板钉紧,使其具有一定强度。然而由于木材的抗弯能力有限,在成型模板下部往往需要使用多根木枋才能支持起上部混凝土的重量;此外,由于浇注混凝土中的水份不断渗出,木枋长期受到浸泡,会快速腐朽损坏,导致混凝土施工周期中需要耗费掉大量木枋,进一步导致施工成本显著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钢模枋,具有更高的抗弯强度,可以减少钢模枋用量;而且水份不容易浸入钢模枋内部,可以防止钢模枋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复合钢模枋,包括外管和内芯,所述内芯嵌设在外管的管腔中,所述外管管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长度方向沿内芯长度方向延伸布局。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由至少两块板拼合形成,所述至少两块板在侧面相互贴合,所述加强件为板状,在任意两块板之间均夹设有所述加强件。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由三块木板拼合形成,还包括内芯钉,所述内芯钉将所述木板与加强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为方形管,所述内芯与外管的管腔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两个侧壁为承载管壁,所述加强件的厚度所在面抵靠在所述承载管壁。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所述承载管壁的厚度小于所述外管的其他侧壁厚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块防水块,所述两块防水块分别嵌设在外管管腔的两端,所述内芯位于两块防水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管和加强件材质为钢,还包括外管钉,所述外管钉将防水块与所述外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复合钢模枋,由相互套设的外管和内芯构成,外管内部还设置有加强件。使用时,可以像传统木枋一样,用钉子将木模板钉在钢模枋上,钉子会穿透外管然后与内芯连接。由于本复合钢模枋内部设置有加强件,可以提高钢模枋的抗弯强度,可以减少钢模枋使用量;而且由于内芯嵌设在外管的管腔中,混凝土的水份或雨水不容易浸入钢模枋内部,可以防止钢模枋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合钢模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从中部截断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断面处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外管1、承载管壁11、防滑条12、外管钉13、内芯2、加强件21、内芯钉22、防水块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复合钢模枋,包括外管1和内芯2,所述内芯2嵌设在外管1的管腔中,所述外管1管腔内还设置有至少一块加强件21,所述加强件21的长度方向沿内芯2长度方向延伸布局。
如图1所示:本复合钢模枋,内芯2嵌设在外管1的管腔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外管1起到包裹、保护内芯2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支撑抗弯作用,外管1可以是采用金属材质或者强度较高的工程塑料等,但要保证钉子可以钉穿外管1到达内芯2,并且应该具有防水功能,防止水份穿透外管1。优选的,外管1可以是采用钢制管。
内芯2主要是对外管1管腔进行填充,用钉子将木模板钉紧在钢模枋时,钉子可以穿透外管1并且与内芯2咬紧,实现与传统木枋相似的使用效果。
外管1管腔内设置的加强件21,主要用于提高钢模枋抗弯能力,加强件21优选的应该是刚性的不易弯折的材质,例如钢条、钢片、铝合金片、刚性强度好的工程塑料等。
加强件21的长度方向沿内芯2长度方向延伸布局,使指加强件21的沿其长度方向贯通在外管1管腔中,例如图1实施例中,加强件21的长度方向与外管1长度方向一致,实现增加抗弯强度的目的。
加强件21可以是设置在外管1内部且位于内芯2外部,也可以是嵌合在内芯2中。
例如,可以是所述内芯2由至少两块板拼合形成,所述至少两块板在侧面相互贴合,所述加强件21为板状,在任意两块板之间均夹设有所述加强件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亚玲,未经马亚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1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定型钢模板
- 下一篇:用于移动平车的固定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