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348.X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9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宇杰 |
主分类号: | A47L15/42 | 分类号: | A47L1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品、家用电器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洗碗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用洗碗装置主要是柜式洗碗机,这种洗碗机的缺点是需要先预清洁、要添加专用洗洁精、由于碗比较深会存在冲刷盲区导致洗不干净、需要对柜子二次清洗等问题,在中国家庭中使用比较少,大多还是采用人工洗碗的方式。人工洗碗时候用洗洁精洗油污需要漂洗等工序,速度慢而且有洗洁精残留影响健康。人工洗碗也可以用热水而不用洗洁精,但操作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洗碗机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碗装置,可用于高效快捷洗碗,操作方便,无需洗洁精,无需二次清洁,而且具有一机兼水龙头和洗碗机的双重功能,安装方便不占用额外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进水口、电加热单元和出水嘴,进水口用于连接自来水水管将水导入到电热单元,电加热单元用于将水加热,出水嘴连接电加热单元,用于将热水从出水嘴导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水软管、喷头、刷子和温压控制装置,导水软管两端分别连接出水嘴及喷头,出水嘴设置有用于导水软管相连接的活动连接件,喷头用于将较缓慢水流转换成高速水流喷出,喷头连接刷子,温压控制装置用于将喷头内的压力控制在合适的范围。
所述进水口用于和自来水管连接,用于将自来水实时地导入到电加热单元加热,可根据洗碗处水管情况设置,通常为一4分或6分接头。
所述电加热单元用于将进水口导入的水加热,包括水容器和电热器件,洗碗时候水经过电加热单元加热到50~90摄氏度,热水能够更好地融化油污,使洗碗效果良好。所述电加热单元采用加热技术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加热技术、水晶(石英)加热技术和电磁感应加热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现有的电加热技术实现。电加热单元通常还包括水流开关控制件,通过水流开关来控制电热器件的开通和关闭,使打开水流开关时候电热器件通电加热,关闭水流开关时候电热器件关电,具体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电热水龙头、小厨宝等电器的技术资料。
所述电加热单元的实施方式,与现有电热水龙头或小厨宝等家电相似,还包括水流触发开关、安全隔电、防干烧安全控制装置,由水流感应触发控制加热开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的电热水龙头技术方案。通过所述的电加热单元,使本多功能洗碗盘水龙头具备电加热功能,可方便地控制水龙头出热水,用热水对物品进行冲洗,而无需另外购买和安装热水装置。
所述出水嘴用于将电加热单元内的水导出。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嘴设置有用于导水软管相连接的活动连接件,用于使导水软管和出水嘴的连接可方便地连接或拆卸。在需要洗碗时候,安装连接导水软管进行洗碗操作,在不需要洗碗时候,作为普通水龙头出水,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兼有水龙头和洗碗机的双重功能。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出水嘴和导水软管是固定连接,可设置一软管收纳装置,在不洗碗时候将软管收纳其中,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设置于洗碗盘盘下,软管可从中拉出或塞进;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设置于洗碗盘上,是一个支架,软管可搭在支架上。
所述导水软管包括出水嘴连接头、由硅胶、丁晴橡胶等耐热柔性材料造成的导管、喷头连接件。喷头连接件用于和喷头紧密连接,出水嘴连接头用于和出水嘴的活动连接件匹配连接,可灵活连接或拆卸下来。由于导水管比较柔软,连接于出水嘴和喷头之间,使喷头能灵活活动。
所述喷头包括但不限于锥形雾化喷头、扇形雾化喷头等。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锥形雾化喷头内设置有旋流片,将水流转换成高速旋转,经过喷孔时候雾化成高速水滴。其他雾化喷头结构可参考现有的喷头技术文档。
所述刷子用于摩擦洗刷,作为实施方式,可以是百洁布、毛刷、钢丝球等。刷子和喷头连接,在洗刷碗碟时候,刷子和喷头一起移动。
所述刷子包括刷托和刷体,刷托用于固定和支撑刷体,刷体用于摩擦清洁碗碟,刷托上设置有用于与喷头连接的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宇杰,未经梁宇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