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水下分类破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500.4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楠;徐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楠;徐鹤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莉华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水下 分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垃圾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水下分类破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填埋、焚烧、堆肥。由于我国生活垃圾成分复杂,运输收集来的垃圾是散发浓烈恶臭、酸腐刺鼻,污水淋滴,不卫生的。不论是机械分类还是辅助性的人工分类都受到这一问题的制约,使分类进行得不彻底。
由于在处理前没有对垃圾进行破袋分类,就造成了处理垃圾时产生水体、大气、土壤等一系列二次污染问题。比如,填埋法处理垃圾中的含量最大的有机腐殖质成分直接造成处理场的恶臭散发,蚊虫滋生等,等令周边居民不堪忍受,且垃圾中占比成分次之的塑料类物质,如果收集后直接填埋则几十年不可降解,造成土壤及水源污染,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直接焚烧法烧出来的东西中有很多沙石金属等,热值低,也很容易伤害焚烧炉,同时由于垃圾中含有大量塑料垃圾,这些垃圾在燃烧时会因“氯”的存在而产生大量二噁英这样的毒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事实上,问题的关键不在处理方法上,而在于处理之前没有对生活垃圾进行有效的分类。
由于生活垃圾成分较为复杂,所以为了减轻后期垃圾处理中的难度或困难,通常会对垃圾进行筛分或筛选,先把石块,渣土等重物筛出来,给后面的破袋扫清障碍。但是,实际成产中这并不成立,比如垃圾袋中可能有沙土石块等重物,在未破袋前并不能有效筛分出来,因此,在对垃圾进行分类前首先要对垃圾进行破袋处理。
目前的生活垃圾破袋机通常以刀具作为基本机械设备,将垃圾暴露在空气环境下进行刀具破袋。这种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缺陷:1、破袋机在破袋过程中,滚筒和刀头容易被塑料等物质缠绕,造成机械不能正常运转,影响破袋效果和工作效率;2、暴露在空气中破袋,容易扩散垃圾的恶臭;3、破袋机利用左右刀具的相对运动,容易产生刚性力度,不仅将垃圾袋破开,也同时将混合垃圾中的物质进行切割和破坏,比如电池被切割容易泄露形成二次污染等。
不仅如此,现有的破袋机基本都适用于陆地上的破袋,对于所有垃圾袋统一破除,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且若垃圾袋中有沙土石块等重物时,普通破袋机的刀具禁不起大的硬物磨损,会造成机器使用寿命缩短或需要人工辅助清理障碍物,再运转机器,即危险麻烦,工作效率又低,不利于处理大批量成分复杂的生活垃圾。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生活垃圾水下分类破袋系统,以满足大型垃圾处理厂的需求,解决现有的垃圾处理方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活垃圾水下分类破袋系统,包括垃圾破袋阻挡装置,由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滚轴构成,且滚轴与滚轴之间通过位于滚轴两端的齿轮传动,在滚轴上设置有若干个破袋轮盘,位于第一阶梯水槽上面,用于垃圾入水前的基础破袋筛选;
水槽,呈阶梯状分布,分为第一阶梯水槽和第二阶梯水槽,所述第一阶梯水槽与第二阶梯水槽连接处呈封闭状态;
水下破袋机,位于第一阶梯水槽入口处的正下方并与所述第一阶梯水槽相连通,用于破解沉在水底内含重物的垃圾袋;
水上破袋装置,均匀分布在第一阶梯水槽的上方,且其破袋结构与水面接触,用于对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袋进行破袋处理;
水中垃圾破袋装置,位于第一阶梯水槽与第二阶梯水槽连接处的封闭式通道内,其高度低于第一阶梯水槽底部且高于所述第二阶梯水槽内的水面平均高度,主要用于破解悬浮在水中的垃圾袋。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活垃圾水下分类破袋系统还包括垃圾袋水平清洗装置,位于所述第二阶梯水槽内,用于将破解后的垃圾袋进行清洗,将垃圾袋与垃圾物料彻底分开。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破袋阻挡装置的宽度与第一阶梯水槽的宽度相匹配,以保证垃圾全部通过所述垃圾破袋阻挡装置后进入第一阶梯水槽,所述水中垃圾破袋装置的宽度与所述第二阶梯水槽同宽。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破袋系统还包括垃圾升降梯,用于将垃圾运至高处向下倾倒,所述垃圾升降梯的最大高度要高于所述垃圾破袋阻挡装置的水平高度,以保证倾倒而下的垃圾全部通过所述垃圾破袋阻挡装置后落入第一阶水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楠;徐鹤,未经王楠;徐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丝切断机的拉伸机构
- 下一篇:变频器柜及其集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