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提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773.9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3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志强 |
主分类号: | A45C7/00 | 分类号: | A45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提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便携提篮。
背景技术
尽管塑料袋使用方便,已大量取代提篮的使用,但塑料袋不能正立,容易破损,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提篮采用竹制、藤制,及越来越多的塑料制造,但提篮占用体积大,收纳不方便。为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一种可以进行折叠以缩小体积,并又能正立以方便放置物品的环保提篮将受到人们欢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提篮,其可收纳为扁平的片状,展开后方便提携,又能立起在桌面上,方便放置物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便携提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篮筐、下篮筐及篮体;所述篮体由若干层网丝活动钩挂形成网格结构;所述篮体的上部与所述上篮筐连接,所述篮体的下部与所述下篮筐连接,以构成可折叠的提篮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下篮筐的内部固定连接交错的网格以构成篮底。
进一步的,所述篮底还设有加强框,其固定在所述交错网格上以增加所述篮底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提篮还包括提手,其铰接于所述上篮筐。
进一步的,提手为成对设置,并对称铰接于上篮筐,使提手可绕上篮筐向上翻折构成提篮的提手,绕上篮筐向下翻折构成提篮的支脚。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为方形,因而具有最简单的加工程序,并且提手作为提篮的支脚时具有较强的支撑力量和较平稳的放置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长度大于所述篮体展开后的高度。在提篮中放置物品后,保证提手作为支脚能有效站立。
进一步的,所述下篮筐及上篮筐均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下篮筐的直径小于所述上篮筐的直径。提手绕上篮筐向下翻折构成提篮的支脚时,可倚靠下篮筐,使放置更稳。
进一步的,所述提手的长度小于所述上篮筐的直径,在提篮收叠后提手能折回中间,减小整体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提篮,上篮筐和下篮筐靠拢即可压缩篮体,使提篮可折叠为扁平的片状,易收纳。提手的设计既方便提携,又能向下翻折构成提篮的支脚,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便携提篮的手提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便携提篮的放置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便携提篮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提篮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中所示,提篮包括上篮筐(2)、下篮筐(5)及篮体(3);上篮筐(2)及下篮筐(5)均为圆形,下篮筐(5)的直径小于上篮筐(2);篮体(3)由若干层网丝活动钩挂形成网格结构;篮体(3)的上部与上篮筐(2)连接,下部与下篮筐(5)连接,形成了可折叠的提篮的周围。
下篮筐(5)的内部固定连接交错网格构成篮底,并且篮底上设有加强框(4)以增加其强度。
提篮上面设有一对方形的提手(1),其对称铰接于上篮筐(2)上;提手(1)的长度大于篮体(3)展开后的高度,并小于上篮筐(2)直径。
如附图1中所示,提手(1)绕上篮筐(2)向上翻折时具有提携的作用。如附图2中所示,提手(1)绕上篮筐(2)向下翻折则可作为提篮的支脚,以方便放置于桌面等处。
如附图3中所示,上篮筐(2)和下篮筐(5)靠拢可压缩篮体(3),提手(1)向中间叠起,使得提篮可折叠为扁平的片状,便于收纳,使用也十分方便。
以上描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各举例说明不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修改或变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志强,未经杨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7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学习用工具盒
- 下一篇:绳绳配合封口的外置式双提绳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