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8917.0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9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荣;李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荣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训练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阻塞性肺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是十分常见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目前,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康复治疗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气、呼吸肌力量锻炼等方式,其中,呼吸肌的锻炼非常重要。现有呼吸训练器包括三个腔室,每个腔室内放入一个小球,通过吸气或呼气控制小球逐个升起,达到训练呼吸肌的目的。但是,这种训练器患者在做吸气训练时,吸入的空气非常干燥,并且没有任何过滤,不利于患者身体健康。
现有的一种可湿润空气的呼吸训练器,包括一个吸气腔、一个呼气腔,吸气腔、呼气腔内注入纯净水,呼吸时,需克服水的阻力,以达到训练呼吸肌的目的,但这种训练器缺乏趣味性,病人容易感觉枯燥从而放弃。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训练器,能够对患者吸入的空气进行湿润、过滤,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同时保持呼吸训练的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呼吸训练器,包括吸气装置及呼气装置,吸气装置包括吸气通道、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吸气通道通过上通气孔分别与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相通,吸气通道外端连接吸气管,吸气装置底部设有水箱,水箱覆盖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底部,并通过下通气孔分别与各腔室相通,各腔室内均设置一轻质塑料小球,水箱上设有进气接管,进气接管上端与外部空气相通,其下端进入水箱内,进气接管一侧设置注水口,注水口上安装密封盖,水箱一侧设置排水口,吸气管靠近上端设有进气阀瓣;呼气装置包括呼气腔,呼气腔上设有排气口,呼气腔内插入呼气接管,呼气接管靠近上端设有呼气阀瓣,呼气接管上端与吸气接管上端汇合。
吸气装置设置水箱,使外部空气在进入各腔室内时,经过水的过滤、湿化,空气变的湿润,有利于气管的康复,通过一侧的注水口注入纯净水,通过排水口排出,使用方便,注水量容易控制。在各腔室内设置小球,在吸气时,各小球依次上升将上通气孔堵死,从而可直观的衡量呼吸肌的强度,并保持趣味性,使患者能够坚持下去。呼气时,患者克服水的阻力,可通过水柱的变化,观察效果。
所述的进气接管下端设有筛孔装置,筛孔装置包括一圆形盘体,圆形盘体上设有若干气孔,通过气孔将接气管进入的空气分成若干小气泡,利于吸入。
所述的气孔为圆形、椭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水箱底部设有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加热,使空气温度升高,同时,可在水中加入易挥发药剂,通过加热使药剂挥发吸入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所述的水箱底部设有定时装置,可进行定时,训练一定时间后提醒。
所述的吸气管与呼气接管汇合口处设有咬嘴。
使用时,患者咬住咬嘴,当吸气时,进气阀瓣打开,呼气阀瓣关闭,空气经由进气接管、水箱进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空气在水中经过湿润及过滤,通过加热装置使空气温润,到达各腔室的气体带动小球向上移动,小球随气流上升并依次将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的上通气孔封死,三个腔室表示三个不同的强度。当呼气时,进气阀瓣关闭,呼气阀瓣打开,空气经由呼气接管进入呼气腔,再由呼气腔经排气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呼吸训练器通过在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底部设置水箱,使外部空气在进入各腔室内时,经过水的过滤、湿化,空气变的湿润,有利于气管的康复;在各腔室内设置小球,在吸气时,各小球依次上升将上通气孔堵死,从而可直观的衡量呼吸肌的强度,并保持趣味性,使患者能够坚持下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筛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气管;2、吸气通道;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三腔室;6、上通气孔;7、小球;8、进气接管;9、密封盖;10、注水口;11、排水口;12、加热装置;13、筛孔装置;14、下通气孔;15、水箱;16、气孔;17、呼气接管;18、呼气腔;19、排气口;20、呼气阀瓣;21、咬嘴;22、进气阀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荣,未经王春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8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