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转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49875.2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3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付冠东;王黎明;陈顺东;丁传记;刘超;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49/04 | 分类号: | H02K49/04;H02K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缓速器 转子 转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涡流缓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转盘。
背景技术
电涡流缓速器是客车辅助制动的一种方式,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定子部分励磁线圈通直流电流,在定子、气隙、转子盘之间构成回路。当转子盘运动时会在转子盘工作面上产生电涡流,旋转的转子盘上的涡电流回路切割定子产生的磁力线而产生电磁力,其方向与转子旋转的方向相反,电磁力的合力沿转子盘周向形成一个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矩。同时涡流在具有一定电阻的转子盘内部流动时,会产生热效应而导致转子盘发热,这样车辆行驶的动能就通过涡电流转化为热能,并通过转子盘将热量散发掉,从而实现汽车的减速和缓速。
电涡流缓速器由于电磁场原理工作,本身没有机械磨损,具有制动效能高、响应快、制动力矩大等技术特点。当电涡流缓速器持续工作时,由于电涡流在转子盘内部不停地流动,产生的热效应会使转子转盘温度持续升高,直至达到新的温度平衡点。当转子温度过高时,会导致电涡流缓速器扭矩下降,下降幅度超过标称制动力矩的一半以上,引起制动性能的衰退, 即发生热衰退现象。过大的温度升高不但使其制动性能下降,而且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因此控制最大温升平衡点成为电涡流关键技术之一。伴随着温度的升高,转子转盘会发生变形现象,因此增加转子盘的整体强度,以防止转子盘在高温下运行下变形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转盘,不仅提高了转子的整体强度,而且可有效防止转子盘在高温下运行变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转盘,包括工作环、支撑环及紧固件,所述工作环、支撑环和紧固件之间通过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连接筋相互固定连接,所述转子转盘还包括分别固定于工作环和支撑环之间的内层散热片和外层散热片,所述内层散热片包括第一层散热片和第二层散热片,所述第一层散热片的一端和连接筋的一端相连形成一弧形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弯曲方向与转盘旋转方向相反,且相邻支撑臂与支撑环和工作环之间形成一通风风道。
所述内层散热片和外层散热片分别沿支撑环圆周的内侧和外侧均匀分布,且外层散热片的形状、大小及安装角度与内层散热片相同。
所述第一层散热片和第二层散热片的形状和安装角度均相同。
所述支撑臂的宽度由紧固件向工作环方向外逐渐减小。
所述内层散热片与外层散热片交错设置,其所形成的夹角为10度。
所述内层散热片和外层散热片的数量分别为18,连接筋的数量为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转盘,通过增加了连接筋的数量使转子转盘整体强度加强,保证了大扭矩制动时转子转盘的强度。通过设置径向相互错位交叉的内层散热片和和外层散热片,增加了散热片的总体长度和散热面积,使整体强度得到加强,整体风阻减少,散热能力得到提高,散热效果明显的得到改善,提高了转子转盘热态下输出制动转矩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1、支撑环;2、工作环;3、紧固件;4、连接筋;5、内层散热片;51、第一层散热片;52、第二层散热片;6、外层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涡流缓速器的转子转盘,包括工作环2、支撑环1及紧固件3,工作环2、支撑环1和紧固件3之间通过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连接筋4相互固定连接,转子转盘还包括分别固定于工作环2和支撑环1之间的内层散热片5和外层散热片6,内层散热片5包括形状相同的第一层散热片51和第二层散热片52,为了提高转子转盘的通风散热效果,将第一层散热片51的一端和连接筋4的一端相连以形成一弧形支撑臂,该支撑臂的弯曲方向与转盘旋转方向相反,且相邻支撑臂与支撑环1和工作环2之间形成一通风风道,以使转子转盘在旋转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风道更好的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49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功率模块及其的驱动电路
- 下一篇:一种自起动式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