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广角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1094.7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0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恒烨泰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18 | 分类号: | G02B13/18;G02B13/06;G02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广角 成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像镜头,尤其涉及一种在手机、薄型数码相机中使用的高像素、体积小、低成本的全塑料非球面镜片结构的超薄广角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光学镜头的便携带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数码影像的领域不断创新、变化,目前在手机、相机、笔记本等影像载体朝小型化发展,同时用于此类产品的镜头要求具有小型化、大视角、大光圈,同时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而随着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镜头向微型化方向发展,经专利级论文检索,在考虑光学材料成本的基础上,采用三片式的设计,满足光学系统总长2.6mm以下,视场达到81度,且兼具大光圈,成像质量良好,达到500万像素的超薄镜头,其性能和厚度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平衡,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微型高像素、兼具大视场角特性的成像透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基于塑料非球面的使用和相应的结构选型,结合像差理论,通过软件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成像质量更好、能有效消除色差及消除或降低垂轴的像差、公差敏感度好、高像素超薄微型摄像镜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三组透镜组成的高像素超薄广角成像镜头,可有效缩短系统的总长度,降低系统的敏感度,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有三组透镜,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正光焦度的镜片;所述第二透镜为负光焦度的物面侧凹、像面侧凸的镜片;所述第三透镜为正光焦度的物面侧凸的弯月形镜片,且该第三透镜的像面侧至少有一个反曲点;所述镜头满足:
20<V1-V2<65;
其中,V1为第一透镜的色散系数,V2为第二透镜的色散系数;
所述镜头满足:
0.4<f1/f<1.30;
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焦距,f为系统的焦距;
所述镜头满足:
1.52<n1,n2<1.56;
其中,n1为第一透镜材料的折射率,n2为第二透镜材料的折射率;
所述镜头满足:
-0.9<R1/R2<-0.1,0.4<R3/R4<1,0.6<R5/R6<1.6;
其中,R1和R2为第一片透镜物方与像方的半径,R3和R4为第二片透镜物方与像方的半径,R5和R6为第三片透镜物方与像方的半径;
所述镜头满足:
0.55<ImgH/TTL<0.75;
其中,ImgH为所述镜头系统在成像面上的最大像高;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镜头系统在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满足:
0.75<tanθ<0.97
其中,θ为透镜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被摄物和第一透镜之间设置有光阑,所述镜头的透镜各面均为非球面,所述三组透镜均为塑料材料,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三透镜选用同一种材料;
所述第二透镜最小处厚度为0.1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考虑光学材料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镜头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带来的公差影响,采用了三片非球面光学镜片以及利用合理的光焦度分配,优化系统结构参数,有效缩短了镜头总长,使镜头的整体长度与最大像面圆的直径比值达到0.75,视场角可达到81度,光圈值为2.4,像面主光线出射角度小于31度,采用1/5″的感光芯片,镜头像素达到500万,并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特别适用于可拍照手机或微型数码相机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像素微型成像镜头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轴上色差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像散和畸变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传递函数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倍率色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恒烨泰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恒烨泰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0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