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脉鞘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1160.0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逸松;黄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志辉;黄逸松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勇 |
地址: | 5140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脉鞘管,属于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进行股动脉穿刺术、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以及支架植入手术时,通常需要对股动脉进行穿刺,现有技术中,由于股动脉穿刺后经常会出现血肿,一般通过压迫止血方法来进行止血,即一般在拔出动脉輎管后,按压穿刺点一段时间后,再用宽胶布或弹性胶布将术侧穿刺点呈十字形包扎,然后用盐袋压迫约6小时,术侧肢体制动约24小时,这种包扎压迫止血的方法,病人卧床制动时间长,会造成病人腰酸背痛,排尿困难,肢体麻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脉鞘管,其能在穿刺针拔出的同时将止血凝胶注入组织中,将穿刺口封堵,防止造成血肿。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脉鞘管,包括套管、与所述套管的侧壁连接的中空胶囊、设置在套管内的侧管以及套管内腔、设置在所述套管的侧壁上的药物出口,所述套管一端设置有口部,所述药物出口设置在靠近所述套管的口部的位置,所述套管的口部、套管内腔、胶囊、侧管和药物出口依次连通,所述胶囊内设置有止血凝胶。
所述胶囊设置在所述药物出口远离所述套管的口部的一侧。
所述胶囊与所述套管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动的阀门。
所述套管远离所述口部的一端封闭形成封闭端。
所述套管中设置有一分隔壁,所述分隔壁设置在所述套管中部,所述分隔壁将套管沿轴向分为所述套管内腔和所述侧管。
所述侧管内充满肝素水。
套管、侧管和胶囊均为透明。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脉鞘管,附带止血凝胶,在将鞘管拔出时,打开阀门,在血液压力作用下,止血凝胶自动进入组织,将穿刺口封堵,及时止血,并能防止造成血肿;在侧管内充满肝素水,可以防止侧管进入动脉后,血液进入侧管;套管、侧管和胶囊均为透明,通过肉眼就可以判断止血胶囊是否进入组织进行止血以及在看到止血胶囊几乎完全进入组织后将鞘管及时拔出,防止血液回流到组织;并且能够借助按压胶囊来将胶囊内的止血凝胶挤入组织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脉鞘管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步骤1的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步骤2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脉鞘管,包括套管1、与套管1的侧壁连接的中空胶囊3、设置在套管1内的侧管2以及套管内腔14、设置在所述套管1的侧壁上的药物出口4,所述套管1一端设置有口部11,所述药物出口14设置在靠近所述套管的口部11的位置,套管的口部11、套管内腔14、胶囊3、侧管2和药物出口4依次连通,所述胶囊3内设置有止血凝胶。
其中,药物出口4到套管1的口部11的最远端的距离小于7.8mm,药物出口4为设置在套管1侧壁上的圆孔,圆孔的直径小于2mm,胶囊3设置在药物出口4远离套管1的口部11的一侧,胶囊3与套管1连接处设置有控制液体流动的阀门5。
其中,套管1远离口部11的一端封闭形成封闭端12。
其中,套管1中设置有一分隔壁13,分隔壁13设置在套管1的中部,分隔壁13将套管1沿轴向分为套管内腔14和侧管2,药物出口4设置在侧管2的侧壁上,套管内腔14、胶囊3、侧管2和药物出口4依次连通。
其中,侧管2内充满肝素水,这样,当药物出口4也进入动脉6时,侧管2内液压与动脉6的血压平衡,防止穿刺时血液进入侧管2,并进一步防止进入侧管2的血液在鞘管退出时进入组织7内形成血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动脉鞘管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前述鞘管套在穿刺针上;由于鞘管的一端封闭形成封闭端12,可以先将穿刺针穿刺封闭端12穿过套管内腔14后从套管1的口部11伸出;
(2)将步骤(1)中套有鞘管的穿刺针刺入动脉6;此时,套管1的口部11也位于动脉6内,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志辉;黄逸松,未经黄志辉;黄逸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