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循环管道式多级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1310.8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53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宏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宏玮 |
主分类号: | F24H7/00 | 分类号: | F24H7/00;F24H9/18;H05B6/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171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管道 多级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加热设备。
背景技术
清洁能源利用、避免环境污染、生产成本控制是困扰工业用热企业发展的三大主题。不断采取改进设计、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使用清洁能源和材料,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的,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既合理利用能资源,又把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使社会、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清洁生产的目标。
传统的煤、汽、油加热因安全环保、节能效率低等原因将被逐步淘汰。如传统的工业用热汽车烤漆房60℃-80℃、静电喷塑老化房、烘房、烘箱180℃-220℃、烘道80℃-220℃、采用的加热方式普遍为燃煤、燃油、燃气燃烧火焰发热,热能量利用率普遍小于50%。工业大型印染机械、热整形机械、拉幅定型机等一般采用燃煤锅炉制造蒸汽或燃煤、燃油、燃气锅炉腔内排列有机热载体(导热油)油管,经燃烧火焰加热至生产所需温度后,采用大功率高温压力油泵经输送管道送至用热大型烘道强制循环,再将有机热载体管道携带热能量通过换热器传导散发热能。设备复杂易损件多、维护困难、投资大,输送管道长,热能损失高、热能利用率低、能源浪费、耗能和排污多,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循环管道式多级加热系统,其热能利用率高,设备投资小,环境污染少,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循环管道式多级加热系统,包括热载体存储装置、热载体输送设备和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热载体的管道,所述管道上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所述电磁感应线圈通过控制开关连接电源;所述热载体存储装置连接至热载体输送设备,所述热载体输送设备通过动力装置向所述加热装置输送热载体,所述加热装置通过供热管道连接至用热设备,所述用热设备通过回热管道连接至所述热载体输送设备进行余热回收;所述多个加热装置串联在所述供热管道上,用热设备根据不同的用热需求并联在供热管道和回热管道之间,在所述供热管道上沿所述热载体的流向上,所述加热装置的供热能力逐渐增强;所述管道的内壁具有向内的凸环部位,所述凸环部位的内径小于所述管道内壁的内径,所述凸环部位能在所述管道内形成湍流效果。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用热设备通过废热回收管道连接至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连接至废气净化装置。
所述管道上套设有保温层,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套设在所述保温层外围。
所述热载体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体或液体,如导热油、水、空气等。
所述热载体存储装置采用储油槽,所述热载体输送设备采用膨胀槽,所述动力装置采用循环泵,所述膨胀槽和所述循环泵之间设有过滤器。
所述管道上设有流量调节装置。
所述管道上设有湍流段,所述湍流段包括外管和内芯,所述内芯包括湍流柱和湍流头,所述外管包括与所述湍流头形状相适配的湍流部位,所述湍流头安装在所述湍流部位内,所述外管的内壁在所述湍流部位的上游形成湍流颈,所述湍流颈的内径小于所述外管的内径,所述湍流段能够在所述管道内形成湍流效果。
所述每个加热装置分别通过电源线连接至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能够对每个加热装置进行独立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宏玮,未经唐宏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3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