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1351.7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0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谷雅秀;狄浩;李红梅;屈长杰;王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B47/00 | 分类号: | F25B47/00;F25B3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蒸发器 除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霜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空气源热泵蒸发器除霜方法为逆循环除霜和热气旁通除霜。逆循环除霜是通过四通换向阀改变制冷剂流向,使机组按夏季工况运行,进而完成除霜。除霜时机组停止向室内继续供热,并需吸取室内的热量来除霜,以至室内温度骤降,严重影响人体舒适度。此外,逆循环除霜系统除霜时的排气压力较小,经四通阀换向,易给系统带来诸多冲击,引发“奔油”问题。热气旁通除霜是通过热气旁通管将压缩机排出的部分高温蒸汽输送至蒸发器入口,通过放热完成除霜。热气旁通法在除霜的同时可持续向室内供热,解决了室内温度波动较大的问题。但其除霜时需消耗更多的除霜能量。无论是逆循环除霜还是热气旁通除霜均通过消耗压缩机的功耗来完成除霜,这无疑会使机组的能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并且无需单独消耗压缩机的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系统包括废热采集装置、蓄热装置及放热盘管;
所述废热采集装置包括箱体及若干集热盘管,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设于箱体内,集热盘管固定于箱体内,集热盘管环绕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外侧,蓄热装置上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及第二换热介质入口分别与集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出口及放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出口相连通,蓄热装置上的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及第二换热介质出口分别与集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及放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相连通。
所述蓄热装置的第二换热介质入口与放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第一阀门相连接,蓄热装置的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与放热盘管的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第二阀门相连接。
所述箱体的外壁及蓄热装置的外壁上均设有保温层。
所述第一阀门及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第一阀门的控制端及第二阀门的控制端连接有控制器。
所述蓄热装置上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及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于蓄热装置的顶部及底部。
所述蓄热装置上的第二换热介质入口及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从上到下依次设于蓄热装置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系统在工作时,压缩机在运动的过程中以对流和辐射方式通过压缩机外壳向外界环境中释放热量,本实用新型通过集热盘管吸收压缩机外壳释放出来的热量,然后通过所述热量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换热后的换热介质进入到蓄热装置中,然后再通过放热盘管放热来放热,从而实现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结构简单,实用性极强,并且不需要消耗压缩机的功耗,节能环保,易于实现。
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有效的减少热量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压缩机、2为第二阀门、3为保温层、4为第一阀门、5为放热盘管、6为废热采集装置、7为集热盘管、8为蓄热装置、9为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热泵系统中蒸发器的除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废热采集装置6、蓄热装置8及放热盘管5;废热采集装置6包括箱体及若干集热盘管7,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1设于箱体内,集热盘管7固定于箱体内,集热盘管7环绕于热泵系统中的压缩机1外侧,蓄热装置8上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及第二换热介质入口分别与集热盘管7的换热介质出口及放热盘管5的换热介质出口相连通,蓄热装置8上的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及第二换热介质出口分别与集热盘管7的换热介质入口及放热盘管5的换热介质入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换热介质为水或空气。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蓄热装置8的第二换热介质入口与放热盘管5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第一阀门4相连接,蓄热装置8的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与放热盘管5的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第二阀门2相连接;箱体的外壁均设有保温层3;第一阀门4及第二阀门2均为电磁阀,第一阀门4的控制端及第二阀门2的控制端连接有控制器;蓄热装置8上的第一换热介质入口及第一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于蓄热装置8的顶部及底部;蓄热装置8上的第二换热介质入口及第二换热介质出口从上到下依次设于蓄热装置8的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压缩机1在工作过程中以对流和辐射方式通过压缩机1外壳向外界环境中释放热量,集热盘管7吸收压缩机1外壳释放出来的热量,再通过吸收的热量对集热盘管7内的换热介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换热介质进入到蓄热装置8内,当需要除去蒸发器9表面的霜时或者当外界的温度小于预设值时,则打开第一阀门4及第二阀门2,蓄热装置8中的换热介质进入到放热盘管5中,并进行放热,放热后的换热介质进入到蓄热装置8中,蓄热装置8中的换热介质再进入到集热盘管7中,除霜完毕后,关闭第一阀门4及第二阀门2即可,从而实现对热泵系统中蒸发器9中除霜,并且不消耗压缩机1的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