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PVC膜双硬管软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1648.3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忠;黄志纯;赵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多瑞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薇 |
地址: | 434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膜双硬管软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PVC膜双硬管软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由独立相同的双硬管组成的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另一类是由联体式的双硬管组成的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前一类独立式的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的连接管、口盖都是相互独立的,制成输液袋后经过双管灌装后,再经机械力将两个口盖分别安装到独立的两个硬管连接管上。后一类联体式的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的连接管是联体的,即在制作连接管时将两个相同或两个不同的连接管注塑成一体,或者是将灌装用连接管与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注塑成一体,在制成输液袋后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双管或单管灌装后,再经机械力将两个或者一个口盖相对应的安装到灌装用连接管上。
这两类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经灌装后,如果需要加两个口盖,其缺点是,首先,使用两个口盖的成本相对只用一个口盖的成本要高,尤其是联体式双硬管,其本身原材料成本就高;其次,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机械制造和使用零件成本都较高;第三,由于是两个敞开的连接管,生产过程中二次污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将灌装用连接管与加药用一体式连接管口盖注塑成一体的联体式的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其一,由于连接管的联体结构,使得其自身原材料成本相对独立的双硬管连接管成本要高;其二,由于是联体式的结构形式,目前虽然国家还没有明确定义其为双硬管软袋大输液,而有些地方却已经明文定性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双硬管,故其定价和售价都较真正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要低。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独立式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大输液,使其自身成本更低,制造和使用设备成本更低,生产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风险更低,生产和使用更安全,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PVC膜双硬管软袋,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其包括:软袋体;用于向所述软袋体加药液的加药连接管;用于将所述软袋体的药液输出的输液连接管;所述加药连接管由圆形凸台、加药定位凸台、加药过渡管和加药连接部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加药连接部与所述软袋体相连接;还包括易折式密封盖;所述易折式密封盖设置在所述圆形凸台上,所述易折式密封盖与所述圆形凸台远离所述加药定位凸台的一端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大简化了产品的结构,减少了材料的用量,也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制作简便,便于生产操作,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图4为加药连接管;
图5、图6为输液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非PVC膜双硬管软袋,其包括:
软袋体1;
用于向所述软袋体1加药液的加药连接管2;
用于将所述软袋体1的药液输出的输液连接管3;
如图3、图4所示,所述加药连接管2由圆形凸台21、加药定位凸台22、加药过渡管23和加药连接部24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加药连接部24与所述软袋体1相连接焊接在一起。
如图2所示,所述加药连接管2还包括易折式密封盖4;所述易折式密封盖4设置在所述圆形凸台21上,所述易折式密封盖4与所述圆形凸台21远离所述加药定位凸台22的一端焊接。临床使用时,扳断所述易折式密封盖4上的触头41,触头41与易折式密封盖4之间通过拉断的连接筋43连接,裸露出密封胶塞42(密封胶塞设置在易折式密封盖4内)后,即可用注射器进行加药。
进一步:如图5、图6所示,所述输液连接管3采用将连接管与口盖合二为一,所述输液连接管3由输液定位凸台31、输针管32、输液过渡管33和输液连接部34依次连接而成,所述输液连接部34与所述软袋体1相连接;所述输液定位凸台31内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面与所述输液过渡管33之间形成密封层;所述输液连接管3还包括密封件35,所述密封件35设置在所述输液定位凸台31上。撕开密封件35,即可使用树脂针输液管进行输液。
进一步:所述的密封件35为塑料膜或铝塑复合膜。
进一步:所述盲孔的底面与所述输液过渡管33之间形成所述密封层的厚度为0.3~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多瑞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多瑞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16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注射液软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智能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