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2219.8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万桂斌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颗粒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颗粒物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大气颗粒物指的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对它的监测、分析和研究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在环境监测领域中,为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2013年8月1日实施的《HJT 93-2013PM2.5、PM10采样器技术检测与方法》中明确要求:采样器在采样过程中,采样滤膜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偏差应控制在±5℃以内。以往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都是在滤膜处增加一个伴风风扇,用来和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证滤膜处的温度,同时由于采样器内部有抽气泵,电子元器件等发热器件,又需要在电路系统上安装一个风扇用于给这部分电路散热。从而增大了仪器整体的体积,仪器操作繁琐,仪器成本增高,且不利于加工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该采样器的伴风系统与仪器内部散热共用一个散热风扇,本方法的优越性在于,将电路的散热风扇和滤膜的伴风风扇相结合,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得用一个风扇即可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而缩小了仪器整体的体积,简化了仪器操作,降低了仪器成本,且更便于加工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抽气泵、电路板、滤膜夹持器、温湿度传感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机壳背部的侧面上设置有散热百叶窗,所述抽气泵通过内部隔板安装于机壳内部的下方,抽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硅胶管与滤膜夹持器下端的接嘴相连,所述滤膜夹持器包括滤膜夹持器上部和滤膜夹持器下部,将滤膜夹通过三头螺纹锁紧在夹持器里面,所述滤膜夹持器的下方安装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正对抽气泵的上方设置,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机壳内部隔板的外侧,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安装于机壳外侧后方,并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为24V的直流风扇或轴流风扇,并由继电器控制其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的上部安装有风扇罩,风扇罩设置为多元环形结构,多元环形结构的上底面架设有十字形固定架。
进一步的,所述滤膜夹持器上部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侧设置有卡凸;滤膜夹持器下部设置有中空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外侧设置有卡凸;滤膜夹持器的上、下两部分与滤膜夹连接的位置均装有o型圈。
进一步的,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散热栅格结构,散热栅格结构包括中空散热柱和散热板,空散热柱和散热板呈垂直排布,中空散热柱的上下面开设有通风长槽。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百叶窗设置为半圆形孔状结构,散热百叶窗等间距排布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巧妙的利用了伴风和散热均需要风扇来实现的特点,将二者合并起来,散热风扇安装于仪器内部,用一个风扇实现两种功能,采用一个散热风扇同时完成内部温度散热和滤膜采样处的伴风系统,即该风扇即可用于仪器内部散热又可用于采样滤膜处的伴风;散热风扇安装于采样器内部抽气泵和电路板的上部,由下到上产生气流,带走电路运行产生的热量;散热风扇安装于滤膜夹持器的下端,使得产生的伴风,由下到上经过滤膜夹持器。
2、本实用新型研发的空气颗粒物采样器利用了仪器内部散热和滤膜采样伴风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使得仪器设计简化,减少了一个散热风扇的成本,缩小了仪器整体的体积,重量轻,简化了仪器操作,且更便于加工生产,便于维护、移动,适用性广泛。
3、本实用新型中散热风扇上部,滤膜夹持器后方的机壳上有散热用百叶窗,用于将风扇产生的气流排出仪器内部,且散热风扇的上部安装有风扇罩,降低了因为风扇的损坏使仪器返修的可能性。
4、本实用新型中滤膜夹持器采用三头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连接,并且内部的o型圈可以有效防止漏气。
5、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栅格结构,开设有通风长槽的中空散热柱,促进机壳内外的空气流通,散热板有利于风流的产生,起到良好的散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仪器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膜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I;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滤膜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II;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散热栅格结构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未经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2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装置和基板处理装置
- 下一篇:具有谐振转换器的发光装置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