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负压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2803.3 | 申请日: | 2015-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3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郑学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结构 吸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改良结构的负压吸引器。
背景技术
负压吸引器,顾名思义,一种适用于门诊患者的负压吸引装置,如用于患者伤口淤血的负压吸引及用于患者痰液的吸取等,现有技术中,最简单的负压吸引器,一般包括吸液管及与吸液管相连接的吸液球囊,相关吸液管与相关吸液球囊的连接处设有一逆止阀,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挤压相关吸液球囊,即可通过所述吸液管对病患者的相关部位进行液体的负压吸引,其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其依然具有居多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其球囊大小已经限定,当球囊内装满有吸取的液体后,便不能继续连续性的进行液体的吸取,使得实用性不强,另一方面,当相关吸液球囊内装满有吸取的液体后,还需要进一步吸取患者的相关部位的液体时,需要拆卸相关吸液球囊,将所吸取的液体倒掉,再将相关吸液球囊与相应的吸液管进行连接,进而,再继续吸取患者的相关部位的液体,此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在拆卸相关吸液球囊并挤压倒掉相关液体时,空气中的细菌等容易通过吸液球囊的吸引而进入到相关吸液球囊内,使得球囊本身造成污染,长久使用时,相关吸液球囊所沾染的细菌也会因为挤压而转移至相应吸液管等,进而传递至患者及护士,使得造成交叉感染。
藉此,针对现状,对现有的设置有球囊的负压吸引器进行改进,以使得其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不沾染细菌,不造成交叉感染等,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然具有推广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改良结构的负压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结构的负压吸引器,包括吸液管及吸液球囊,所述吸液管的末端与所述吸液球囊的进液端相连通,且所述吸液管的末端设有逆止阀,其改进在于:还包括用以对所述吸液球囊所吸取的液体进行存储的扩容器,所述吸液球囊包括一出液端,所述扩容器的进液端通过一引流管与所述吸液球囊的出液端相连通,且所述吸液球囊的出液端设有可开合的控制阀。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还包括一用以手动控制所述吸液管打开/闭合的手动控制夹,所述手动控制夹设置于所述吸液管外。
优选地,所述扩容器的容量大于所述吸液球囊的容量。
优选地,所述扩容器的容量为所述吸液球囊的容量的两倍以上。。
优选地,所述扩容器的进液端与所述引流管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液球囊的进液端与所述吸液管的末端可拆卸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液球囊的进液端设有一用以连接所述吸液管的吸引嘴,所述吸引嘴的横截面呈梯形。
优选地,所述吸液球囊的容量为50ml或100ml或200ml。(看现有技术中有哪几种规格来进行定义或补充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改良结构的负压吸引器,设置有与所述吸液球囊相连接的扩容器,一方面,当所述吸液球囊内装满有吸取的液体后,不用拆卸相关吸液球囊将所装满的液体倒掉或转移,而是直接打开所述控制阀,直接将所述吸液球囊内所装满的液体通过空气的负压作用力引流至所述扩容器进行存储,在引流的过程中,也不用挤压相关吸液球囊,使得使用方便,且使得在对病人的相关部位吸取液体时,能做到不间断性操作,另一方面,因不用拆卸相关吸液球囊,也不用挤压相关吸液球囊,使得可避免空气中的细菌等因挤压而通过相关吸液球囊的吸引进入到相关吸液球囊内,造成相关吸液球囊本身的污染,进而造成与患者的交差感染及与护士的交差感染等,从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其二、本实用新型在结构的改进上及技术的改进上,均不需要增加太多的成本,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良结构的负压吸引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述吸液球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吸液管10;
吸液球囊20;
吸引嘴201;
逆止阀30;
扩容器40;
引流管50;
控制阀60;
手动控制夹7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28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一次性无菌结构的拔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携防溢医用吸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