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控温的热熨袋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2980.1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14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发明(设计)人: | 江星;孙志岭;吴昊;张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7/08 | 分类号: | A61F7/08;A61M37/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朱磊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热熨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熨袋,具体的说一种可控温的热熨袋,属于临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热熨法是采用药物和适当的辅料经过加热处理后,敷于患部或腧穴的一种治疗方法。该方法是中医独特、有效的外治法之一。它可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毛腠理,循经运行,内达脏腑,疏通经络,温中散寒,畅通气机,镇痛消肿,调整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目前临床上对中医学的推广越来越多,因此中医护理操作使用也越来越频繁,而热熨便是其中之一。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热熨疗法仍然存在一些缺点。由于热熨疗法所使用的药物需经人为炒热,操作前的准备较为繁琐,而且炒热后的温度不易达到预期值,需人为测量。其次,在患处反复推熨过程中,热量容易散失,在未达到所需热熨时间就得重新更换热熨袋,重复上述炒热操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自主加热并能够控制温度的热熨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可控温的热熨袋,包括热熨袋本体,热熨袋本体的顶端通过电源接头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上设有开关;热熨袋本体内部沿周向及径向分别设有三根支架,支架的外侧螺旋缠绕有电热元件,电热元件的两端与电源接头上的电源线正负极相连接;热熨袋本体的外部设有外袋,外袋的侧边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可控温的热熨袋,电热元件包括玻璃纤维线芯层,玻璃纤维线芯层的外部缠绕有电热合金丝层,电热合金丝层的外部包覆有尼龙感热层,尼龙感热层的外部绕有铜合金信号线层,铜合金信号线层的外部涂覆有耐热树脂层。通过该种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电热元件的使用质量及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通过电热元件发热后经传导作用使加入的药物升温,从而达到热熨的效果。
进一步的,前述的可控温的热熨袋,三根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汇集于上顶点及下顶点,上、下顶点的延长线分别固定于电源接头及热熨袋本体的底端;且支架为弹性支架。由于橡胶具有弹性,可塑性高且容易恢复原状的特点,使用该种结构的支架,不仅可以保证热熨袋内部的支撑性,很好地保护了缠绕于支架上的电热元件;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贴合治疗部位,方便塑形。
进一步的,前述的可控温的热熨袋,开关为分档式开关,档位至少有两个,当位于第一档位时,温度控制为高温状态,当位于第二档位时,温度控制为低温状态。使用时,首先在高档的条件下加热,再换至低档,这样可以使热熨袋内的药物发挥出药性,又可将最终温度控制在热熨所需的范围。
进一步的,前述的可控温的热熨袋,电源线上在开关与插头之间设有电路保护器。通过该种结构,一旦电路发生异常,就可断电,保证安全。
进一步的,前述的可控温的热熨袋,开口的外部设有锁紧件,锁紧件为拉链、暗扣或魔术贴。通过该种结构,可以方便加入热熨治疗的药物,又可防止药物漏出。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通过在现有的热熨袋内增加电热元件,实现自主加热,并在热熨袋上增加电源及温控开关,不仅可以使热熨的药物发挥出药性,又可将最终温度控制在热熨所需的范围。该结构无需繁琐的操作前准备,也无需反复炒热过程,操作可以顺畅进行。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适于批量生产,能够满足需要开展此项工作的市场需求。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控温的热熨袋,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热熨袋本体1,该热熨袋本体的外部套接有一个棉质的外袋,该棉质外袋可以方便透出药性,同时在操作时还可以贴合患部,塑形好。为了方便加入更换药物,在棉质外袋的侧边设有一个开口,该开口处还安装有拉链2,以此锁紧开口防止药物漏出。
而在热熨袋本体的顶端,则通过电源接头3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的末端连接有插头4;而电源线上安装有分档式开关5,本实施例中该开关具有高、低两档,高档温度设置为70℃,低档温度设置为50℃。同时,在开关与插头之间还安装有一个电路保护器6,一旦电路发生异常,就可断电,保证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29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