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力测控设备的太阳能收集系统及电力测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4271.7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1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青松;朱发国;霍玉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郭文姬;罗兴元 |
地址: | 51804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 测控 设备 太阳能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网设备,特别涉及电力测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力测控设备,有采用太阳能收集系统来提供辅助的工作电源的,例如:太阳能供电的架空型故障指示器。参见图1和图2,现有的太阳能收集系统大致包括:太阳能面板1、太阳能控制器2和充电电池3。其中,该太阳能面板1能把太阳能转换为电压源输出,送到该太阳能控制器2,该太阳能控制器2提供电源给系统负载4,同时也给充电电池3充电,当阳光较弱时,太阳能面板1输出不足以提供给系统负载4使用时,充电电池3开始放电,以满足系统负载4工作,充电电池3的能量用完后,该太阳能收集系统自动关机。
现有的太阳能收集系统存在以下不足:1、太阳能控制器2本身是一个带微处理器的系统,工作时它也需要消耗电能;当系统本身是一个小能量系统时,太阳能控制器2本身的耗能成为了主要的耗能来源,在晚上没有阳光的时候,太阳能控制器2本身的功耗对充电电池3的能量消耗较大,换言之,白天储存的电能有很大一部分被太阳能控制器2本身消耗掉了;2、采用充电电池3来蓄电,有着天生的缺陷,由于充电电池3充放电的次数比较有限,一般为几百次,而该太阳能收集系统每天都在进行充放电循环,因此,充电电池的循环次数会严重影响该太阳能收集系统的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自身消耗所储存的太阳能以及充电电池充放电的循环次数影响太阳能收集系统工作寿命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用于电力测控设备的太阳能收集系统及电力测控设备,可以减小自身消耗,并且大大增加工作寿命。
针对上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用于电力测控设备的太阳能收集系统,包括太阳能面板、蓄电单元以及用于将所述太阳能面板所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蓄积到蓄电单元的控制单元,所述蓄电单元为超级电容;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串接在太阳能面板和超级电容之间的DC/DC电路、用于为该DC/DC电路提供PWM控制的微处理器以及设置在该DC/DC电路的输出端与该超级电容之间的隔离电路。
进一步地:
所述隔离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DC/DC电路的输出端与该超级电容之间的隔离二极管。
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与该隔离二极管串联的限流电阻。
所述微处理器为MSP430型低功耗微处理器。
所述DC/DC电路为Buck型DC/DC电路。
所述Buck型DC/DC电路包括设置在所述太阳能面板与超级电容之间的由受控开关和线圈组成的串联电路,以及连接到所述受控开关和线圈的连接点的二极管;其中,该受控开关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受控开关为MOS管。
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该受控开关和线圈的连接点,该二极管的正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还提供一种电力测控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太阳能收集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收集系统及电力测控设备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选用超级电容来蓄电,并且使超级电容所蓄积的电能不会用来为该微处理器提供工作电源,可以减小自身消耗,并且大大增加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太阳能收集系统与系统负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太阳能收集系统与系统负载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收集系统与系统负载的方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收集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收集系统中DC/DC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收集系统中微处理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DC/DC电路与超级电容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收集系统大致包括:太阳能面板1、超级电容7以及与该太阳能面板1及超级电容7相配合的控制单元6,该控制单元6用于将该太阳能面板1所收集到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并蓄积到该超级电容7。该控制单元6包括串接在该太阳能面板1和超级电容7之间的DC/DC电路61和用以为该DC/DC电路61提供PWM控制的微处理器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42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电池充电器
- 下一篇:通用型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