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饮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5415.0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6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姜雯;杨安志;王弘岩;孙超;刁云广;高峰;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苏州盖斯特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8 | 分类号: | B60N3/18;B60N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段晓玲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饮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饮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车辆余热加热并利用车辆空调系统制冷的饮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行车过程中,特别是长途行车时,水是驾驶员及乘客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资源。为了满足人们对热水和冷水的需求,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车载热水杯、车载冰箱或者集加热制冷于一身的车载冷热杯等。
但现有的车载热水杯、车载冰箱或冷热杯等均利用车辆上现有的电源系统进行制冷和加热,加大了车辆用电,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短路的安全隐患;而且车载热水杯或冷热杯只能专杯专用,成本大,不够环保;另外车辆在运行颠簸时热水溅出易烫伤乘员。车载冰箱则需要提前将冷水放置在冰箱内进行制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饮水系统,利用车辆本身余热进行水的加热,并利用空调系统进行制冷,以解决现有的车载饮水系统需要额外消耗车载电能等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饮水系统,包括:
水箱、水龙头、一端与所述水箱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的冷水管以及一端与所述水箱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水龙头连通的热水管;
其中,所述冷水管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车辆的空调风管,所述热水管的至少一部分穿过所述车辆的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车载饮水系统还包括水压装置,用于向所述水箱内的水施加压力。
优选的,所述水压装置为设于所述水箱上的手动压力阀。
优选的,所述冷水管穿过所述空调风管的部分为第一金属管,所述热水管穿过所述排气管的部分为第二金属管。
优选的,
所述第一金属管呈螺旋状沿所述空调风管的内壁盘旋;
和/或;
所述第二金属管呈螺旋状沿所述排气管的内壁盘旋。
优选的,
所述冷水管的两端部分为第一软管,且所述第一软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金属管连接;
和/或;
所述热水管的两端部分为第二软管,且所述第二软管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金属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水管靠近所述水龙头的一端包裹有保温物质。
优选的,所述水龙头上设有保护盖。
优选的,所述水箱安置在所述车辆的前机舱内。
优选的,所述水龙头设于所述车辆副驾驶储物箱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车辆本身余热进行加热,利用空调系统进行制冷,相比现有技术,勿需消耗额外电能,安全环保。而且采用水龙头的方式可以实现多人共用,方便卫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载饮水系统结构图。
图2是保护盖卡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饮水系统,该系统旨在利用车辆本身的余热进行加热并利用空调系统进行制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车辆电源对水加热或制冷而浪费电能,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系统结构图,包括:
水箱2、冷/热龙头9、一端与水箱1连通且另一端与冷水龙头连通的冷水管以及一端与水箱1连通且另一端与热水龙头连通的热水管。
其中,冷水管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车辆的空调风管11,热水管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车辆的排气管12。
上述冷/热龙头即水龙头9可以是两个独立的冷水龙头和热水龙头,也可以是可选择冷热水的一支水龙头。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苏州盖斯特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苏州盖斯特汽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54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膜机除水机构
- 下一篇:注塑机的整体叉片式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