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倒吸式注液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6122.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1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罗令;蔡锦章;李春雷;郭密;林海军;徐鲲;周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69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倒吸式注液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倒吸式注液机结构。
背景技术
倒吸式注液机广泛应用于电池制造领域,具有调节简便、操作简单、效率高、价格低廉等特点。但是,传统的倒吸式注液机的过滤系统存在设计方面的缺陷,进液与回液使用同一根管道,在进液口与回液口处采用一块网孔钢板隔离过滤,过滤功效有限,无法将混入电解液中尺寸相对较小的极粉与金属微粒等杂质过滤掉。注液箱回液时,这些极粉与金属微粒的一部分会同电解液一起流回储液罐,另一部分会在注液箱底部与沉淀箱内沉淀下来。注液箱下一次进液时,无论是储液罐内电解液中的极粉与金属微粒,还是在注液箱底部与沉淀箱内沉淀的极粉与金属微粒,尺寸相对较小的都会随着电解液的流动而悬浮起来,电池注液时,很难保证不将这些悬浮的极粉与金属微粒同电解液一起注入电池内部,最终影响电池品质,对降低电池自放电率、爆炸率等不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倒吸式注液机结构,进液与回液采用独立管道,同时在回液管道口处安装一个过滤装置,以过滤掉电解液中混入的具有一定大小的极粉与金属微粒等杂质,并将其集至沉淀箱内,可定时通过手动球阀排放沉淀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注液箱与储液罐内电解液的质量,结构简单、清洗方便、占用空间小,对降低电池自放电率、爆炸率等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倒吸式注液机结构,包括注液箱(1)、网孔钢板(2)、过滤装置(3)、常开手动球阀(4)、常闭手动球阀(5)、沉淀箱(6)、回液管道(7)、过滤装置接头(8)、进液管道(9)与进液缓冲装置(10)。其中,注液箱(1)底部与沉淀箱(6)顶部焊接连接,二者衔接的空间处采用一块网孔钢板(2)与注液箱(1)底部口处间隙配合连接;常开手动球阀(4)一端与沉淀箱(6)底部连接,常开手动球阀(4)另一端与常闭手动球阀(5)螺纹间隙配合连接;回液管道(7)一端与沉淀箱(6)侧面焊接连接,同时与过滤装置接头(8)一端过盈配合连接,过滤装置(3)通过与过滤装置接头(8)另一端连接,固定在沉淀箱(6)内部;进液管道(9)一端与进液缓冲装置(10)通过间隙配合连接,同时与注液箱(1)焊接连接,进液缓冲装置(10)被螺钉固定在注液箱(1)内侧壁。
传统的倒吸式注液机结构使用同一根管道进液与回液,进液时电解液的流动使得沉淀在液箱底部的极粉与金属微粒杂质悬浮起来,可能会随电解液一起注入到电池内部,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立管道进液与回液,有效地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倒吸式注液机结构在回液管道口处安装过滤装置,代替原来的网孔钢板过滤,以过滤掉电解液中混入的具有一定大小的极粉与金属微粒等杂质,并将其集至沉淀箱内,可定时通过常闭手动球阀(5)排放沉淀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注液箱与储液罐内电解液的质量。
进液部分:进液管道9一端与注液箱焊接连接,同时与进液缓冲装置10间隙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罐出液管道上的电磁阀接口过赢配合连接。
沉淀部分:沉淀箱6的顶部与注液箱1的底部焊接连接;中部与回液管道7焊接连接;底部与常开手动球阀4焊接连接。
回液部分:回液管道7的一端与沉淀箱侧面焊接连接,同时与过滤装置接头8过赢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罐的回液管道上的电磁阀接口过赢配合连接。
过滤部分:过滤装置3与过滤装置接头8螺纹间隙配合连接。
沉淀物排放部分:常开手动球阀4一端与沉淀箱6底部焊接连接,另一端与常闭手动球阀5螺纹间隙配合连接。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倒吸式注液机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注液箱,2-网孔钢板,3-过滤装置,4-常开手动球阀,5-常闭手动球阀,6-沉淀箱,7-回液管道,8-小过滤装置接头,9-进液管道,10-进液缓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倒吸式注液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的倒吸式注液机结构,进液与回液采用独立管道,同时在回液管道口处安装一个过滤装置,以过滤掉电解液中混入的具有一定大小的极粉与金属微粒等杂质,并将其集至沉淀箱内,可定时通过手动球阀排放沉淀物,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注液箱与储液罐内电解液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振华(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6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