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6182.6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4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刘石磊;陈志文;徐世伟;赵冲林;赵永兵;袁铃;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084 | 分类号: | E06B7/08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曾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 型方舱 屏蔽 换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型方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简单的说,方舱类似于集装箱,其标准也是参考集装箱标准制定的,根据需求不同,装载不同的设备及装置。与集装箱对比,方舱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电磁兼容性、气密性、隔热性等。
现有技术中气密型方舱的换气机构需人工手动开启气密门(或盖),存在安装位置受限、必须安装在人员便于接近的位置,对特殊安装位置需人员攀爬方舱,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便于舱内设备安装等问题,无法满足多样化的使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包括百叶窗座框,所述百叶窗座框固定在方舱侧壁上;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百叶窗座框上的防雨百页窗、百页窗启闭机构、风力装置,所述防雨百页窗与所述百页窗启闭机构连接;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方舱侧壁内侧的电动阀和屏蔽罩。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电动阀包括电动阀阀体、电动阀阀芯和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所述电动阀阀芯设置在所述电动阀阀体内,所述电动阀阀芯与所述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连接直流电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直流电源是24V直流电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风力装置是双向风力装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风力装置是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直流电源作为本装置的动力,无需人工操作、简单、方便;本装置集防雨、屏蔽、气密三项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电磁屏蔽效能最高可达60dB,泄风量为在舱内300Pa压力下,装置漏气量小于0.1m3/h。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防雨百页窗2.百页窗启闭机构3.风扇4.屏蔽罩5.电动阀阀芯6.方舱侧壁7.百页窗座框8.电动阀阀体9.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10直流电源输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其结构如图1至4所示,它包括百叶窗座框7和方舱侧壁6;百叶窗座框7固定在方舱侧壁6上;具体的,在方舱侧壁6上适当位置开一大小合适的方形孔,本实施例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通过百页窗座框7安装固定在方舱侧壁6上。
本实施例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百叶窗座框7上的防雨百页窗1、百页窗启闭机构2、风力装置,具体的风力装置是双向风扇3,风扇3设置在百叶窗启闭机构2的后端,防雨百页窗1与所述百页窗启闭机构2连接。
本实施例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方舱侧壁6内侧的电动阀和屏蔽罩4。电动阀包含电动阀阀体8、电动阀阀芯5、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9,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9上设置有直流电源输入口10,电动阀阀芯5与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9连接。本实施例集防雨、屏蔽、气密三项功能于一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具体的,本实施气密型方舱屏蔽换气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1、24V电源从直流电源输入口10接入;
2、百页窗启闭机构2通电,牵引防雨百页窗1打开;
3、电动阀阀芯角度机构9通电,电动阀阀芯5旋转,直至最大角度,最大角度为90°,旋转至最大角度后停止旋转;
4、风扇3通电运行,将空气吸入方舱,若要将空气排出方舱,只需将风扇3的电源极性对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61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