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防眩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6338.0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4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辉 |
主分类号: | B60J3/06 | 分类号: | B60J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防 眩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眩光装置领域,尤其涉及车用防眩光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黑暗环境下使用前照灯行驶时,驾驶员受到相对方向驶来车辆的前照灯尤其是远光灯照射时,眼睛受到其强光刺激后产生眩光效应,看不清前方路面情况,使驾驶员高度紧张并引起眼睛疲劳,更有甚者会使驾驶员产生短暂失明,严重影响安全行驶,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针对眩光对安全驾驶的危害,人们提出了多种方式方法加以解决,诸如改装前照灯(专利号:96109871.6及200610125296.5),多功能眼镜(专利号200520102517.8),主动变光系统(专利号200810200286.2),以及专利号201010242147.3发明的成像系统,上述防眩光技术方法虽对降低眩光影响有一定的效果,但却有使用不便,有的成本高昂等不足之处;直到现在还没有发现一种有效实用的方式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车用防眩光装置。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防眩光装置,包括主机1、遥控器2和太阳能电池模块3;所述主机1是由机壳上盖4、防眩板5、机壳6、电源系统7、升降机构8、固定安装带9、控制器10构成的;
所述的控制器10、电源系统7和升降机构8在机壳6的底层顺序摆放;
所述的防眩板5是由一块高透明材料基板12两边贴上偏振片薄膜11组成,两片偏振片薄膜11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的防眩板5通过基板12上的安装孔安装在升降机构8相应的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安装带9用螺丝与机壳6连在一起;固定安装带9的一端有条形卡接板91,相对应的机壳6的下方两侧分别有第一卡接槽92和第二卡接槽93。
优选地,所述的主机1的控制器10接收由遥控器2发出的无线信号指令,控制升降机构8驱动防眩板5运动,从机壳6内伸出或收回;主机1上也有控制按钮可以实现遥控器2的功能。
优选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模块3通过导线为主机1内电源系统7补充电能。
优选地,所述的电源系统7中主要元件是超级电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块高透明材料基板两边贴上偏振片薄膜这种防眩板,可以遮挡住对面车辆射向驾驶员眼睛的强光,利用防眩板有效滤过刺眼强光的能力,降低对面车辆灯光对驾驶员眼睛的刺激,使驾驶员对前方路况的观察力不受对面车辆灯光的影响,从而达到防眩光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机构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眩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车前视向驾驶员)。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驾驶员视向车前)。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中附图的标注,通过附图说明和对应的标注,可以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主机1、遥控器2、太阳能电池模块3、机壳上盖4、防眩板5、机壳6、电源系统7、升降机构8、固定安装带9、控制器10、偏振片薄膜11、基板12、遮阳板13,卡接板91,第一卡接槽92,第二卡接槽9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5,车用防眩光装置包括主机1、遥控器2和太阳能电池模块3;所述主机1是由机壳上盖4、防眩板5、机壳6、电源系统7、升降机构8、固定安装带9、控制器10构成的。所述控制器10、电源系统7和升降机构8在机壳6的底层顺序摆放。
防眩板5是由一块高透明材料基板12两边贴上偏振片薄膜11组成,两片偏振片薄膜11偏振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防眩板5通过基板12上的安装孔安装在升降机构8相应的位置上。机壳上盖4盖到机壳6上。
机壳6的下面一侧设有固定安装带9,固定安装带9用螺丝与主机机壳连在一起;固定安装带9的一端有条形卡接板91,相对应的机壳6的下方两侧分别有第一卡接槽92和第二卡接槽93。不用时,卡接板91卡到第二卡接槽93放置。
遥控器2用来控制主机1中升降机构8的升降。
主机1的控制器10接收由遥控器2发出的无线信号指令,控制升降机构8驱动防眩板5运动,从机壳6内伸出或收回。主机1上也有控制按钮可以实现遥控器2的功能。
太阳能电池模块3通过导线为主机1内电源系统7补充电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辉,未经刘忠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63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