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挂式头戴视力保护仪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7253.4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0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郭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疆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A61F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张学群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挂式头戴 视力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力保护装置,特别涉及后挂式头戴视力保护仪。
背景技术
用户通过在读写过程中使用本产品,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合理的读写距离和维持合适的读写时间,逐渐养成良好习惯,有效预防因不良坐姿、过长学习时间而造成的近视问题。现有的技术,如申请号201210252333.4的发明专利“一种头戴式智能视力保护仪”以及申请号201220731035.9的实用新型专利“防近视矫姿护眼器”等,提出了通过红外线、激光等方法监测阅读距离,并进行提醒报警。目前已有技术仅提出了阅读距离提醒、姿势提醒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佩戴舒适、美观的问题,佩戴者很难接受。此外,已有设备探测距离大多为前额部与读写物体之间,前额部与眼睛的位置有一定的偏差,而且随每个人佩戴位置的不同有很大变化,产生测量误差,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醒阅读者读写距离的后挂式头戴视力保护仪。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挂式头戴视力保护仪,包括壳体,壳体呈U字形,在壳体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测距探头,壳体内设有处理器、报警装置、开关装置和电源,测距探头和报警装置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电源通过开关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壳体在对应耳廓处设有耳挂,测距探头放置在使用者两眼侧。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耳挂处开始配合耳廓形状弯曲。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姿势感应器,姿势感应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姿势感应器为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
进一步地,所述测距探头为红外线感应器或激光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振动马达,蜂鸣器、振动马达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光装置包括控制开关、感应开关,控制开关与感应开关串联;感应开关包括距离感应开关和光线感应开关。
更进一步地,所述距离感应开关和光线感应开关设置在壳体对应耳廓后的位置。
进一步地,电源为可充电电源,壳体内设有充电电路,壳体上设有充电电源输入接口,充电电源输入接口与充电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探测距离基本与眼部位置完全重合,因为耳廓的定位作用,最大程度的降低了佩戴的移位问题,降低的了测量误差,提高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后挂式头戴视力保护仪,包括壳体1,壳体呈U字形,在壳体的两个端头分别设有测距探头2,壳体内设有处理器3、报警装置4、开关装置5和电源6,测距探头2和报警装置4分别与处理器3电连接,电源6通过开关装置5与处理器3电连接;壳体1在对应耳廓处设有耳挂11,测距探头2放置在使用者两眼侧。现有技术探测距离均为前额部与读写物体之间,前额部与眼睛的位置有一定的偏差,而且随每个人佩戴位置的不同有较大的偏差,导致产生测量误差。而本实用新型将测距探头2设置在两眼侧,基本与眼部位置完全重合并通过耳挂与使用者的耳廓配合对测距探头2的位置进行固定。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由耳挂11处开始配合耳廓形状弯曲。壳体1结合耳挂101配合耳廓形状弯曲可有效解决了该类设备的穿戴舒适度问题。
所述壳体1内设有姿势感应器7,姿势感应器7与处理器3电连接;姿势感应器7为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姿势感应器7探测佩带者头部的倾斜角度。采用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对佩带者头部的倾斜角度进行测量,如果超出设定范围,进行报警。
所述测距探头2为红外线感应器或激光感应器。测距探头2探测眼睛与观看物体的距离。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探测眼部与注视物体的距离,当其距离短于设定范围时,进行报警。
如图2所示,所述报警装置4包括蜂鸣器41、振动马达42,蜂鸣器41、振动马达42分别与处理器3电连接。蜂鸣器41发声报警提醒佩戴者注意阅读距离、时间、姿势等。在不便发出声音的场合,振动马达42采用振动壳体的方式来提醒佩戴者注意阅读距离、时间、姿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疆,未经郭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7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