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流风道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7748.7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4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张华 |
地址: | 3100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风道 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烟机,特别涉及一种涡流风道油烟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油烟机已经成为家居厨房的标配,油烟机可以将厨房油烟排出,保持厨房整洁。常见的油烟机包括设置在灶具上方的集烟罩,集烟罩后方连接烟管,烟管的进风口设置在集烟罩上,烟管的出风口设置在室外或者楼房的排烟道上,油烟机的烟管上需要设置风机提供油烟流动的动力,常见的油烟机一般直接在烟管的进风口处设置风扇,风扇大多选用开放式,从进风口吸入的油烟在经过风扇后流向不定,在烟管内流动一段距离后容易丧失动力,造成排烟不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油烟机的烟管排烟不畅的问题,提供一种在烟管内形成螺旋风柱的涡流风道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涡流风道油烟机,包括烟管,烟管的下端为进风口,上端为出风口,所述烟管的进风口内侧设有产生螺旋气流的涡流风机,所述烟管上部的内侧还设有导向风机,导向风机包括设置在导向风机上端的导风扇以及导风扇下方螺旋设置的导风槽。本方案的烟管在进风口设置涡流风机,模拟喷气式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原理,使吸入的油烟在烟管中形成向上的螺旋形风柱,不易失去动力,且螺旋形的风柱形成向上的吸力能提高进风口的吸油烟效果,同时,本方案在烟管的上部设置导向风机,导向风机中的导风扇为螺旋形风柱提供辅助动力,导向风机的导风槽能保持并强化螺旋风柱的旋转效果,使油烟在狭窄的烟管中上升过程中不会受阻滞而失速。本方案吸油烟方案吸力更强,油烟排出更为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烟管下部设置有一段波纹管,所述波纹管设置在涡流风机之上,导向风机之下。本装置可以不设置集烟罩,利用波纹管的调节,使烟管下部向产生油烟的一侧摆动,对齐油烟来源进行吸油烟,适应多个灶具的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烟管下端的外壁环周上设有烟感器,所述波纹管内设有转向调节装置,烟感器控制转向调节装置转动。通过烟感器的信号,本装置能根据油烟的来源自动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口的端面为进风板,进风板上均匀设置有进风孔。
作为另外的优选方案,所述烟管的进风口下方设有集烟罩。本装置也可以采用传统的集烟罩,覆盖较大面积的灶台。
作为优选,所述涡流风机的扇叶数量不少于20个。涡流风机的扇叶与风机轴线的夹角小,因此需要设置更多的扇叶保持出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油烟机进风口设置涡流风机,在烟管内形成螺旋风柱,提高吸油烟的效果,使油烟排出顺畅;在烟管的上部设置导向风机,保持和加强螺旋风柱旋转效果,使油烟排出顺畅,不会失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波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波纹管伸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风口处涡流风机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进风口处涡流风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烟管上部导向风机导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采用集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管,2、进风口,3、出风口,4、涡流风机,5、导向风机,6、波纹管,7、导风扇,8、涡流风机电机,9、涡流风机扇叶,10、导风槽,11、集烟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采用了波纹管的涡流风道油烟机,如图1、2所示。本装置包括竖向的烟管1,烟管的底部为进风口2,顶部为出风口3。进风口端面设有进风板,进风板上均匀开设进风孔。如图3、4所示,进风口的内侧设有涡流风机4,涡流风机电机8通过支架支撑在烟管的内壁上,环绕涡流风机电机设置有30个涡流风机扇叶9,涡流风机扇叶与风机轴线夹角小,能产生向上的柱状螺旋气流。如图5所示,在烟管的上部内侧设有导向风机5,导向风机包括设置在顶端的导风扇7、以及导风扇下方的螺旋形导风槽10,导风槽的螺旋方向与涡流风机产生的螺旋气流方向一致。烟管的下部管壁设有一段波纹管6,波纹管6高度高于涡流风机4,低于导向风机5。波纹管可以伸缩、弯折,环绕进风口端的烟管侧壁上设有烟感器,波纹管内设有转向调节装置,通过烟感器探知外部的油烟源方向,可以控制转向调节装置转向,将进风口朝向油烟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林电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7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油烟罩
- 下一篇:余热锅炉烟气高温除尘SCR脱硝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