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驾驶工程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8256.X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1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豪盛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1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驾驶 工程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向驾驶工程车。
背景技术
在人类发展和城市建设中,通常会进行矿洞或者隧道的挖掘施工,通常矿用斜井隧道巷道内的场地比较狭窄,由于传统的运输车辆只能单向行驶,在狭窄的巷道或煤矿顺槽内进行运输作业时,传统的运输车辆无法调头或者需要很大的转弯场地才能调头,导致运输车的操作复杂、可操作性差、安全性低和运输效率低。逐渐的出现一些双向驾驶的车辆,但那些车辆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体积较为庞大,不适宜在一些相对比较狭小的空间内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的双向驾驶工程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驾驶工程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左端设有前驾驶室,车架右端设有后驾驶室,所述前驾驶室和后驾驶室位于车架的同一侧,所述车架的另一侧上设有安装平台。
具体的,所述的车架包括左围裙板、右围裙板、前灯面板和后灯面板,所述的左围裙板和右围裙板之间设有若干横梁,相邻的横梁之间设有若干纵梁,所述的安装平台固定在横梁和纵梁之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水泥搅拌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吊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双向驾驶工程车将左、后驾驶室放在车架的同一侧,另一侧设置一个安装平台,大大缩短了车身的长度,结构更加合理、紧凑,适用于狭小的空间内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驾驶工程车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驾驶工程车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驾驶工程车实施例的俯视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驾驶工程车实施例的俯视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驾驶工程车实施例与水泥搅拌桶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驾驶工程车实施例与水泥搅拌桶结合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1、车架;11、左围裙板;12、右围裙板;13、前灯面板;14、后灯面板;15、横梁;16、纵梁;2、前驾驶室;3、后驾驶室;4、安装平台;5、水泥搅拌桶;6、前桥总成;7、后桥总成;8、牵引电机;81、电机安装板;82、减速机总成;9、柜体。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驾驶工程车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双向驾驶工程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左端设有前驾驶室2,车架1右端设有后驾驶室3,所述前驾驶室2和后驾驶室3位于车架1的同一侧,所述车架1的另一侧上设有安装平台4,将左、后驾驶室3放在车架1的同一侧,另一侧设置一个安装平台4,大大缩短了车身的长度,结构更加合理、紧凑,适用于狭窄的隧道施工。其中,车架1包括左围裙板11、右围裙板12、前灯面板13和后灯面板14,所述的左围裙板11和右围裙板12之间设有若干横梁15,相邻的横梁15之间设有若干纵梁16,安装平台4固定在横梁15和纵梁16之上。若干的横梁15与纵梁16结合,有效的保证了车架1的强度,横梁15与纵梁16为槽钢,车架1相对比较轻巧,相互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稳定,抗压强度更高。车架1下方安装有前桥总成6和后桥总成7,前桥总成6和后桥总成7之间设有牵引电机8,车架1中间位置的两个纵梁16之间设置有一个电机安装板81,牵引电机8固定在电机安装板81之下,牵引电机8上还设置有JM减速机总成82;这样固定牵引电机8非常稳定,也便于安装和拆卸。
可以在安装平台4上安装水泥搅拌桶5,使其成为可以双向移动的水泥车,用于输送水泥。 也可以在安装平台4上安装吊机,使其成为可以双向移动的吊车,用来吊装货物。前驾驶室2和后驾驶室3之间的位置还可以设置一个柜体9,用于放置电瓶、接线盒之类的装置,用于供给安装在安装平台4上的水泥搅拌桶5或者吊机提供电源输出,合理利用了空间,使得该工程车的结构更加紧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豪盛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豪盛电动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轮履复合式底盘的翻转臂机构
- 下一篇:副车架前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