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美标锁体的多向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8324.2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彭培锋;陈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迪仕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美标锁体 多向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美标锁体的多向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主流通行的门锁标准有五种,其中包括英国标准、欧洲标准、美国标准(美标)、澳洲标准和日本标准,这五种标准的门锁使用数量都很多。美标A锁体的应用很广泛,广泛的应用在酒店,家庭办公等各个场合。
目前使用的机械锁和电子门锁的的美标A锁体的大部分都是单向开门结构,不能实现门外和门内分别进行开锁门动作,更无法实现上提执手反锁门的功能,即使有一小部分类型的非美标锁体拥有上提执手反锁的功能,但是由于结构限制,不能实现门内外分别进行开锁动作的功能,且存在各种各样的使用不方便的弊端;本文所称的美标锁体,是基于美国ANSIA156.13检测标准的锁体,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对应的门的开孔尺寸为锁芯孔到把手中心距的距离为(88.1±1)mm,旧有的美标锁体更新的时候,为保留原有门的开孔与新的锁体达到最佳配合,必须研发一款新型的美标锁体,该锁体具有如下功能:
1,实现门外和门内分别进行开锁门动作;2.实现上提执手反锁门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美标锁体的多向传动装置,本装置具有实现门内外分别开门和锁门,同时实现上提执手即可锁门的功能,本锁体可广泛应用在电子门锁和机械门锁上,功能齐全,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美标锁体的多向传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输入拨块1、斜舌拨块2、方舌拨块3、机械钥匙拨块4、下输入拨块5、传动杆6、复位座7、复位簧8;所述上输入拨块1、斜舌拨块2、方舌拨块3、机械钥匙拨块4、下输入拨块5同心装配在锁体壳上五个部件可以绕同一个中心轴旋转;复位簧8装配在复位座7上二者可以绕同一个中心轴旋转;传动杆7的一端连接复位座7另一端连接斜舌拨块2和机械钥匙拨块4;上输入拨块1、下输入拨块5、机械钥匙拨块4三者互不直接相连,又分别与方舌拨块3,斜舌拨块2相连,实现门内外以及机械钥匙都分别驱动方舌和斜舌的功能;
所述复位簧8有第一端点81,第一端点81固定在锁体壳上,第二端点82卡在复位座7上,当复位座7旋转时,第二端点82跟着复位座7旋转,第一端点81保持不动,所以当复位座7带着复位簧8旋转时,复位簧8产生弹性力,此弹性力促使复位座7在运动后有回到原位的复位力,从而使复位座7有复位功能;
所述复位座7包括第一输入端71、第一输出端72;所述上输入拨块1有第二输出端11,第二输出端11与第一输入端71相抵;上输入拨块1顺指针转动时可以通过第二输出端11拨动第一输入端71带动复位座7逆时针旋转;所述传动杆6有第三输入端61,第三输入端61与第一输出端72相连;
所述传动杆6有第三输出端62,所述斜舌拨块2有第四输入端21,所述第三输出端62与第四输入端21相连;
所述下输入拨块5有第四输出端51,所述第四输出端51与第一输入端71相连;
所述机械钥匙拨块4有第五输入端41,第五输出端42,所述第五输出端42连接第三输出端62,第五输入端41与外部驱动部件相连;
所述方舌拨块3有第六输出端31,所述第六输出端31为齿轮结构,通过与其它部件的齿轮啮合完成输出任务;
所述方舌拨块3上有第一挡边32,所述上输入拨块1上有第二挡边12,第一挡边32和第二挡边12一定行程内相抵二者在一定行程内可以互相拨动;
所述下输入拨块5上有第三挡边52,所述第三挡边52和第一挡边32一定行程内相抵二者在一定行程内可以互相拨动;
所述方舌拨块3上有第四挡边33,所述上输入拨块1上有第五挡边13,第五挡边13和第四挡边33一定行程内相抵二者在一定行程内可以互相拨动;
所述下输入拨块5上有第六挡边53,所述第六挡边53和第四挡边33一定行程内相抵二者在一定行程内可以互相拨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迪仕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迪仕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3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