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沥青熔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8427.9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隽;段树斌;刘亚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21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沥青 熔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熔融石油沥青的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重要的石油产品之一,在石油沥青产品中,产量最高的主要是道路沥青和建筑沥青两种产品,而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三项指标是石油沥青的主要评价指标,对于给定试样需要按照国标要求,在实验室进行指标测定,从而确定沥青的质量。
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三项指标测定前,需要对少量的固体石油沥青进行熔融,目前在实验室多用电炉上用敞口金属容器直接加热的方式。其缺点:其一是需要人工持续搅拌,搅拌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沥青也容易溢流到加热器上,造成浪费和不安全因素;其二是加热温度无法控制,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其三是将熔融沥青倾倒入小型试验器皿困难;其四是沥青挥发气味造成实训环境较差并对长期参与的实验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一种无需人工搅拌,并且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温度的是由沥青熔融装置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沥青熔融装置,不但无需人工搅拌,而且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石油沥青熔融装置,包括:
槽体,其用于盛装加热液;
端盖,其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设置在槽体上部,在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多个供试管穿过的通孔,端盖用于保温并防止加热液蒸发;以及
第一搅拌装置,其穿过由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共同形成的贯通孔并伸入加热液中,其用于搅拌槽体内盛装的加热液,使槽体内加热液温度均一;
加热装置,其与温度控制装置电连接并伸入加热液中,并套设在第一搅拌装置的搅拌桨的外部,其用于加热槽体内的加热液;
温度控制装置,其与加热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槽体内加热液的温度并使之保持恒定;
多个试管,其浸入加热液中,在试管的管口处设有凸缘,凸缘将试管固定在通孔处,多个试管用于盛装待熔融的沥青;
多个第二搅拌装置,其分别伸入多个试管内,其用于搅拌试管内盛装的待熔融的沥青。
优选的是,所述温度控制装置包括:
温度传感器,其伸入到槽体内盛装的加热液的内部并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其用于测量槽体内盛装的加热液的温度并将其传递给温度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其分别与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当槽体内盛装的加热液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使加热装置加热槽体内盛装的加热液。
优选的是,在所述通孔处分别设有与试管管口相匹配的试管盖。
优选的是,在所述试管盖的中心处设有供第二搅拌装置通过的中心孔。
优选的是,在所述试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液为二甲基硅油。
优选的是,在所述槽体下部设有底座,其用于支撑槽体和隔热的作用。
优选的是,在所述试管的试管口设有溢流口。
优选的是,在所述试管上部设有用于提拉试管的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无需人工搅拌,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温度;2、试管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3、加热液选用二甲基硅油,具有较高的闪点并且无毒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沥青熔融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沥青熔融装置的端盖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沥青熔融装置的试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石油沥青熔融装置1,包括:槽体110,为杯状容器,有透明的耐高温玻璃制成,具有容纳空间,在其侧壁和底部设有密封圈,能够有效密封,防止加热液渗透,其用于盛装加热液180。
加热液180,用于传到热量给试管160内待熔融的沥青,作为油浴的导热介质。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加热液为二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油具有高闪点、无嗅、无色、透明且对人体无毒等特性,以其作为油浴热载体,可在-50℃~+200℃下长期使用,并且粘温系数小。
端盖120,其包括第一端盖121和第二端盖122,其设置在槽体110上部,在所述第二端盖122上设有多个供试管穿过的通孔123,作为一种优选,在通孔123处设有用于夹持试管160的夹持装置,端盖120用于保温并防止加热液蒸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84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试验机装样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进样器中的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