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穿刺和注射给药的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9209.7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川容;肖雪;刘兴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何涛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穿刺 注射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穿刺和注射给药的器械,属于穿刺和注射给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妇产科的检查和治疗中,往往要进行如下操作:在产程中,宫颈水肿时,给予阿托品等松弛宫颈,减轻水肿;人工流产时,给予宫旁局部麻醉;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时,通过宫壁注射药物;宫外孕时,通过阴道后穹隆穿刺,作为判断宫外孕的依据;子宫壁、宫腔内的囊肿、血肿,通过穿刺抽取液体进行检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1988.8.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87215750,名称为“子宫肌注射针”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由针尖、针梗、针栓组成的注射针,延长和加粗露在子宫肌层外部的针梗,并在针梗上设有固定手柄,注射针的外部加有保护套管,能伸入宫腔,刺入子宫肌层直接注入药物,解决了阴道分娩时宫缩乏力性大出血时无法在子宫肌层直接注入药物的困难,而且也适用于治疗子宫体的其它疾病。
上述子宫肌注射器设置有保护套管,便于伸入子宫腔,但是其针尖不利于定位,不适合子宫壁、宫颈等复杂位置的注射给药,且容易刺伤医务人员的手指和非给药位置。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10.3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2459753U,名称为“一种妇产科用子宫探针”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妇产科用子宫探针,包括针体和针体后端的手柄,其中,针体为中空的管状体,针体的前端螺纹连接有椭圆形探针头,探针头内部中空且外壁上设置有出液孔,手柄的后端设置有与针体内部连通的注射器连接孔,注射器连接孔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塞。该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针体的前端设置有椭圆形探针头,使用安全,不易划伤子宫壁及其他子宫组织;针体为中空的管状体,两端分别与手柄后端的注射器连接孔以及探针头内部及出液孔连通,能够通过注射器连接孔连接注射器,向子宫内注入指示剂或其他液体药物,指示剂或其他液体药物从出液孔进入子宫内部,进行子宫的检验或治疗。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5.4.29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4293670U,名称为“宫腔注射针头”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型涉及宫腔注射针头。该实用新型针杆与针头呈近似直角状,针孔在针头顶端。该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注射针头存在无法经宫颈在宫腔内向子宫前、后、侧壁进行注射,同时注射深度也无法控制的缺陷。该实用新型可以直接经宫颈进入宫腔,通过针头弯曲的长度控制注射药液在子宫壁即内膜与肌层相接处的深度,针头可出液,通过针头连接针筒的方向标记,达到注射于前壁、后壁、侧壁的指示,能在子宫前、后、侧壁注射药液。
上述第一篇现有技术中的子宫探针虽然不会刺伤医务人员的手指和非给药位置,但是该探针只是将指示剂或其他液体药物注入到子宫内部,并不能进行肌肉注射;第二篇现有技术中的注射针头虽然能够对子宫壁、宫颈等复杂给药部位给药注射,但是其结构不易伸入子宫,也同样存在不易定位,容易刺伤医务人员的手指和非给药位置的问题。而且上述所有现有技术都不具备穿刺的功能,无法抽取液体进行检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子宫注射设备较难定位给药部位,不适合子宫、宫旁组织,或者其他复杂位置的注射给药以及穿刺取液,且容易刺伤医务人员的手指和非给药、取液位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穿刺和注射给药的器械,该器械能够通过手指控制针头定位给药或者取液部位,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穿刺和注射给药的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器械包括针头、针筒、活塞头、活塞杆、活塞杆限位盘;所述活塞头和所述活塞杆设置在所述针筒的内部,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活塞头的底部连接,所述活塞杆限位盘设置在所述针筒的底部,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活塞杆限位盘,所述针头设置在所述针筒的顶部;所述针筒的外部设置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顶部设置有弧形针头罩,所述弧形针头罩的顶端开有针头出入孔,所述外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活塞杆能够穿过的孔洞,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与所述活塞杆限位盘的外沿接触;所述针头为可弯折的管状针头,且所述针头的尖端处为平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弧形针头罩的内部设置有针头限位壁,在所述针头限位壁之间形成针头限位通道,所述针头限位通道与所述针头出入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针头的直径与所述针头限位通道的内径相匹配,所述针头的外壁与所述针头限位通道的内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所述针筒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块,在所述外套筒上相对应的位置开有L型限位卡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套筒的上部套接有上保护帽。
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套筒的下部套接有下保护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92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骨外科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腔球囊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