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59363.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4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劲;匡晓辉;李根忠;王萌;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8 | 分类号: | C10G65/08;C10G45/22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43203 | 代理人: | 彭乃恩;陈庆元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氢器 | ||
1.一种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伸入筒体内的分配管装置,及设置在筒体上的混氢接入口,其中:
所述筒体为由缓冲段、层流段、过渡段和紊流段组成的多级混氢筒体,所述分配管装置内端伸入至紊流段的中部,所述混氢接入口倾斜的连接在缓冲段上;
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隔板,分配管装置穿过该隔板向下伸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配管装置为管板式结构,包括与煤焦油接入管连接的法兰式管板,和一端设置在法兰式管板上的分配管,管板式分配管整体通过缓冲段放入筒体内,其中法兰式管板上的分配管排布与混氢接入口流向角度α呈90°或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设置在层流段末端的分配管通过位置,该隔板通过加强筋固定在筒体内,各加强筋之间形成混氢流通通道,隔板上开有与分配管数对应的分配管通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段为前小后大的锥形结构,混氢接入口倾斜的设置在缓冲段筒壁上,混氢接入口与筒体中心线角度β呈30~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层流段连接在缓冲段后端,为等径圆筒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段连接在层流段的后端,为前大后小的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紊流段连接在过渡段的后端,为等径圆筒体结构,且紊流段的筒体直径小于层流段的筒体直径,紊流段后端设置出口法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的煤焦油接入端、混氢接入口及筒体接出口均采用法兰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岭炼化岳阳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593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