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切换数据传输功能和智能充电功能的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1102.6 | 申请日: | 2015-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6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亚熊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66;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数据传输 功能 智能 充电 数据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线,特别指的是一种可切换数据传输功能和智能充电功能的数据线。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手机、平板电脑产品所采用的充电协议不同,导致不同品牌的充电器往往不能对其它品牌的手机平板正确充电,甚至无法充电。例如,如果你有一部苹果手机或者一部三星手机,你就必须配备苹果或者三星各自的充电器和充电线,其它的充电器和充电线无法给苹果或者三星正确充电。这样会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会在急需要充电的时候因为数据传输线和充电线不配套而感到烦恼。专利2015200214264公开了一种USB数据传输线,在其USB头或者线材中间增加一个电路,使用普通的USB充电器或者电脑USB口对设备充电时,可智能识别终端设备,加快充电的电流,节省充电的时间。同时,该充电线也同样具备普通数据线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人工切换其工作模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切换数据传输功能和智能充电功能的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由大USB插头、线束和小USB插头组成,所述大USB插头和小USB插头分别电连接在线束的两端。
所述线束包括红色充电线、黑色地线、白色数据线、绿色数据线。
所述大USB插头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右端的数据白线接线板、数据绿线接线板、红线充电接线板、黑线充电接线板、模式切换键和控制芯片组。
所述白色数据线与数据白线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绿色数据线与数据绿线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红色充电线与红线充电接线板电连接,所述黑色充电线与黑线充电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白色数据线与数据白线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绿色数据线与数据绿线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红色充电线与数据红线充电接线板电连接,所述黑色充电线与数据黑线充电接线板电连接。
所述模式切换键包括触控按键,用于人工切换工作模式,可在USB智能充电模式和USB数据传输模式之间来回切换。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可以适应各种品牌的手机、平板电脑的充电和数据传输,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装效果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切换数据传输功能和智能充电功能的数据线。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大USB插头1、线束2和小USB插头3组成,所述大USB插头1和小USB插头3分别电连接在线束2的两端。
所述线束2包括白色数据线21,绿色数据线24,红色充电线22,黑色充电线23。
所述大USB插头1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右端的数据白线接线板11、数据绿线接线板14、红线充电接线板12、黑线充电接线板13、模式切换键15和控制芯片组16。
如图3所示,所述白色数据线21与数据白线接线板11电连接,所述绿色数据线24与数据绿线接线板14电连接,所述红色充电线22与红线充电接线板12电连接,所述黑色充电线23与黑线充电接线板13电连接;所述白色数据线与数据白线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绿色数据线与数据绿线接线板电连接,所述红色充电线与数据红线充电接线板电连接,所述黑色充电线与数据黑线充电接线板电连接。
所述模式切换键15用于人工切换工作模式,可在USB智能充电模式和USB数据传输模式之间来回切换,得电时默认为智能充电模式,在智能充电模式下,该产品可以自动检测终端产品的充电协议类型,调配好正确的USB端口D+/D-电压,从而以正确的充电电流和方式对终端充电,充电时间可缩短数倍,对苹果和三星设备尤其明显。模式切换键15的另一种切换状态是在控制芯片组16的作用下,进入数据传输模式,在该模式下,它遵循USB数据传输协议,它变成了普通的数据线,可在终端设备和电脑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个时候电脑USB也在对终端充电,但是充电电流很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亚熊,未经李亚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1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