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梯隔震支座以及防震楼梯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2382.2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3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朱芳皓;宫海;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蓝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2 | 分类号: | E04F11/02;E04B1/36;E04B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臧云霄;钟宗 |
地址: | 226017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梯 支座 以及 防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梯隔震支座以及防震楼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结构设计方法没有考虑楼梯受力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也不考虑楼梯的地震作用效应。汶川地震震害表明,大震作用下建筑物的楼梯间破坏严重,包括梯段板和平台梁发生严重破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15条规定:“对于框架结构,楼梯构件与主体结构整浇时,应计入楼梯构件对地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应进行楼梯构件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楼梯构件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后,一方面,楼梯间本身传力途径复杂,其构件(楼梯梁、梯柱、梯板等)的抗震设计很难满足规范要求;另一方面,楼梯构件对框架结构的刚度、规则性、承载力等影响较大。这对设计方案、设计工作量以及建造成本等均产生不利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梯板下端与楼梯梁之间设滑动支座,将梯板的“斜撑”作用释放掉,弱化了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同时使楼梯构件的传力途径简单化。普通滑动支座构造过于简单,对楼梯间的破坏形态没有做出明确预期,大震下楼梯构件(梯柱、楼梯梁等)破坏会造成梯板脱落,导致楼梯间发生连续倒塌的脆性破坏。这与地震时将楼梯间设计为“逃生通道”、“安全岛”的设计理念相左,大震时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梯隔震支座以及防震楼梯,能够将梯板的“斜撑”作用释放掉,弱化了楼梯构件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同时使楼梯构件的传力途径简单化,拥有能力,同时保留了楼梯隔震金属支座的所有优点,充分满足对楼梯结构的刚度、规则性、承载力的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楼梯隔震支座,包括:
一上顶板;
一下底板,与所述上顶板相对设置;以及
若干滑动承载支座,可滑动地支撑在所述上顶板与下底板之间;
其中,所述上顶板与下底板分别通过若干连接件与楼梯或楼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滑动承载支座包括:
一T型的下部卡槽,连接所述下底板,所述下部卡槽的延展方向与所述下底板的延展方向垂直;
一对上部卡槽,分别连接所述上顶板,所述上部卡槽分别卡合所述下部卡槽的两侧;
一组滑动摩擦副,设置在所述下部卡槽的上顶板与上顶板的底面之间;以及
一对侧面挡板,分别连接所述上顶板,限位所述下部卡槽沿所述上部卡槽内进行的水平滑动。
优选地,所述下部卡槽的两侧与所述上部卡槽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下部卡槽一体成形于所述下底板的顶面。
优选地,所述上部卡槽一体成形于所述上顶板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侧面挡板一体成形于所述上顶板的底面的边沿。
优选地,所述侧面挡板分别连接所述上部卡槽的两端,所述侧面挡板与上部卡槽形成矩形围框。
优选地,所述滑动摩擦副的常温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0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防震楼梯,包括若干层分别连接到楼板的下行楼梯和上行楼梯,楼梯梁支撑所述楼板的边沿,所述楼梯梁向所述下行楼梯与上行楼梯之间伸展出一伸出平台,所述伸出平台与所述上行楼梯之间设有如上述的楼梯隔震支座。
优选地,所述楼梯隔震支座的所述上顶板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上行楼梯固定,所述下底板分别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伸出平台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顶板或下底板的宽度与所述上行楼梯的梯板宽度相同。
优选地,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平行于所述伸出平台和楼梯梁。
由于使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楼梯隔震支座,通过在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设置提供滑动行程的滑动承载支座,能够将楼梯斜板在地震作用下的“斜撑”作用释放掉,大幅度地降低楼梯构件的地震作用效应,弱化楼梯构件对整体结构分析结果的影响,同时使楼梯构件的传力途径简单化,同时保留了楼梯隔震金属支座的所有优点,充分满足对楼梯结构的刚度、规则性、承载力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楼梯隔震支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成本低。建筑方案不受楼梯间抗震设计影响,节省设计时间,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楼梯间安全,做到安全性与经济性并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实用新型的特性和优点更为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梯隔震支座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楼梯隔震支座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蓝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蓝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2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温隔热型节能成品板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扣边卡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