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自动收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2484.4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2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杰;胡军维;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43/42 | 分类号: | B65B43/42;B65B6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骆文军 |
地址: | 31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自动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注塑机自动收料装置,如公开号为CN 20397529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注塑机下料自动收料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设置为上下中三层,其中:上层最右侧设置有接料斗,紧挨接料斗依次设置有热熔封口机和切膜机,该上层的左、右侧还分别设置有相应的用于承载料筐的承载装置Ⅰ和承载装置Ⅱ,该上层下部设置有推动料筐运动的退筐装置;中层左、右侧设置有用于升降料筐的定位装置Ⅰ和定位装置Ⅱ,所述定位装置Ⅰ由定位块Ⅰ和导柱Ⅰ构成,工作时,定位块Ⅰ可沿着导柱Ⅰ滑动,所述定位装置Ⅱ由定位块Ⅱ和导柱Ⅱ构成,工作时,定位块Ⅱ可沿着导柱Ⅱ滑动,该中层下部还设置有推动料筐运动的送筐装置;下层左侧设置有下降气缸,右侧设置有上托气缸,下层底部设置有热熔电控箱。虽然可实现连续自动换筐收料,但由于最大换筐数量为9筐,9筐全满是需要工人及时取下满筐的筐,而取筐的位置相对较高,还需要及时补充空筐,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仍然较大,且在换筐的过程中需要暂定注塑的时间相对较长,进而使得注塑机的生产效率收到影响,无法达到预设的生产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劳动强度较低及可使注塑机接近最大化生产的注塑机自动收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注塑机自动收料装置,它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所述的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之间的机架上设有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在机架上上下分布,且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平行,所述的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均设有送筐机构,所述的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均通过滑动导轨与机架连接,且机架上设有分别驱动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设有控制箱,且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送筐机构及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箱电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上均设有送筐机构,则在生产时,在第一输送机构和第二升降平台上送筐机构的作用下将空箱子移动到第二升降平台上,此时第一升降平台上有工人放置的空箱,待机械手臂将注塑机上的成品取出装满空箱子后,机械手臂暂停工作,随后第二升降平台下降至于第二输送机构等高的位置上,接着第二升降平台上的送筐机构和第二输送机构同时工作将满箱转移到第二输送机构上后,第二升降平台回到高处位置,于此同时第一升降平台也升到高处位置,随后第一升降平台上的送筐机构、第一输送机构及第二升降平台上的送筐机构同时工作,此时第一升降平台上的空箱进入第一输送机构,而第一输送机构上的空箱进入第二升降平台上,接着机械手臂重新开始工作,此时第一升降平台下降,待第一升降平台回到最低处后,第二输送机构和第一升降平台上的送筐机构同时工作将满箱转移到第一升降平台上,此时工人将满箱取下并换上空箱,如此循环即可;故整个生产过程中工人只需要在第一升降平台处取下满箱,同时换上空箱即可,使得整个机构不需要停工取箱,且每次工人只需要取下一个满箱和放置一个空箱,且间隔时间相对较长,利于工人休息,劳动强度较小,还可使得一个工人同时照顾多个设备,减少用工数量,使得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再者在生产过程中,注塑机暂停的时间相对少,可使注塑机接近最大化生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较高、工人劳动强度较低、可使注塑机接近最大化生产、生产效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及用工人数相对较少的特点。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升降平台位于最低处时的高度小于第一输送机构与第二输送机构之间的间距;则这样设置后,使得第一升降平台位于最低处时的高度小于料箱的高度,使得工人更易于将空箱放置到第一升降平台上,且从第一升降平台取下满箱也更加省力,进一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人性化。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和丝母,所述的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丝杆转动连接在机架上,且电机输出轴与丝杆连接,所述的丝母与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固定连接,且丝杆与丝母啮合;这种驱动机构,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较好,成本也较低,且也便于组装和维护;同时可使得升降平台运行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且准确性也较高,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更好,同时制备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得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24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