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砖块粘连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3850.8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0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黎明 |
主分类号: | B28B17/00 | 分类号: | 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卫;谭映华 |
地址: | 516032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砖块 粘连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有效自动分离粘连砖块的分离机。
背景技术
目前,制砖的砖坯,通常是将砖块整齐均布间隔码垛于台车上,再推入成型窑内,以高温烧烤成型,待已高温烧烤成型的砖块,由成型窑推出后,一般通过轨道将窑车上的整车砖垛的移动至车厢或者打包机前,然分别进行装车或装框打包。在砖块的制坯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的水分和增黏材料,使得砖块烧结后的强度更大,但在砖块烧结的过程中增黏材料高温融化,致使烧结成型的砖跺的上、下层砖块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导致后续装车、打包等工序无法采用机械化生产。上、下层砖块粘连在一起,严重限制后续装车、打包的自动化工序。现只有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砖块分离后,才能装车、打包。这种分离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人的作业环境差,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何采用自动化设备使砖跺的上、下层砖块有效分离,不粘连在一起是砖厂目前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砖块粘连分离机,该分离机解决了如何有效分离砖跺上、下层砖块的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全自动砖块粘连分离机,包括可随分离砖跺高低上下移动的升降框架,在升降框架上设置有两层分离机架,分离机架包括可左右滑动的横向分离机架和可前后滑动的纵向分离机架,横向分离机架设置在纵向分离机架的上或下方,两层分离机架的相对高度差为一块砖高,在两层分离机架内设置有能摇摆的砖块分离装置。
其中,所述的分离机架为底面开口,中间为预留有用于安装砖块分离装置的空腔,分离机架包括上顶面,在上顶面的长边方向分别连接有两个侧壁,在上顶面的短边方向分别连接有两个端壁,两个侧壁的底端设有增强整个分离机架刚度的内凸条。
其中,所述的砖块分离装置包括型钢,在型钢上设有砖块分离结构和提供水平动力的冲击装置,砖块分离结构能够穿过型钢上下移动,型钢与分离机架之间设有连接结构,冲击装置能使型钢在分离机架内左右摇摆。
其中,所述的型钢包括顶面和底面,顶面与底面的长边通过背面连接,顶面与底面的短边通过侧面连接,冲击装置设置型钢侧面外部,连接结构设在型钢侧面。
优选的,所述的砖块分离结构包括钢栓、弹簧和砖块分离杆,弹簧套在砖块分离杆上,钢栓设置在弹簧的下端,弹簧和钢栓设置在型钢空腔内,所述的砖块分离杆上端能穿过型钢露出于型钢顶面,砖块分离杆下端穿过型钢露出于型钢底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砖块分离杆下端成锥形,锥形端部便于穿入砖块与砖块之间的缝隙。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连杆片一和连杆片二,连杆片一和连杆片二的上端分别露出于型钢顶面,型钢背面通过连杆片一与分离机架活动连接,连杆片二下端设有焊接片,连杆片一和焊接片分别与分离机架活动连接,连杆片一、连杆片二和焊接片分别与型钢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冲击装置包括水平气缸和连杆,水平气缸的一端与分离机架的端面固定连接,水平气缸的另一端与连杆连接,连杆穿过型钢露于型钢侧面内部,在连杆端部设有避免连杆脱离型钢的凸块,在型钢侧面设有便于连杆通过的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分离上、下砖块的分离机,避免在装车、打包前需人工对每一层砖块进行分离。砖块分离装置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分离粘接在一起的砖块,通过砖块分离杆下端插入到砖块与砖块之间的缝隙,在水平气缸的作用下使砖块分离杆左右摇摆,从而有效分开粘连在一起的砖块,且保持砖块的完整性,不会破损砖块。本实用新型采用全自动化控制,由机械化取代了原来的人工操作,将工人从恶劣的生产环境中解放出来,做到机械化生产,减少了人工的投入,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有效节约了砖厂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砖块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砖块分离结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黎明,未经张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38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