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台架小车与第三点悬置支撑结构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4745.6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弓;胡德鲸;王剑;王桂荣;周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台架 小车 第三 悬置 支撑 结构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台架小车与第三点悬置支撑结构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试验发动机由于每种机型的第三悬置的物理位置点都不一样,在切换小车时,需要根据不同机型的第三点位置而选择更换不同类型的悬置支撑。试验室现有台架小车多台,由于各种机型试验交替进行。更换第三点悬置支撑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制作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悬置支撑并还要建立一定安全库存。无论哪一种机型试验一但结束投产,第三点悬置支撑只能报废处理,试验投入成本非常高的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发动机台架小车与第三点悬置支撑结构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端与发动机第三点悬置支架固定的水平调节架和一端与发动机小车支架连接的竖直调节架,且竖直调节架在发动机小车支架上位置可调;所述竖直调节架另一端与水平调节架另一端连接,且竖直调节架在水平调节架上位置可调。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水平调节架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部和调节部,所述连接部为两块相互间隔的连接板。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销固定于发动机第三点悬置支架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竖直调节架一端设有第一调节套,另一端上套有第二调节套;所述第一调节套中心开有用于套在水平调节架的调节部上的第一套孔,所述第一调节套侧壁开有第一调节缺口和与第一调节缺口相连通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第二调节套中心开有用于套在竖直调节架上第二套孔,所述第二调节套侧壁开有第二调节缺口和与第二调节缺口相连通的第二螺栓孔。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调节套通过第一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压紧第一调节缺口后固定在水平调节架的调节部上;所述第二调节套通过第二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压紧第二调节缺口后与竖直调节架固定。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调节套侧壁通过框架与发动机小车支架固定。
本实用新型能满足各种机型发动机试验第三点悬置支撑的位置调节,结构简单、方便有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中,1-发动机第三点悬置支架、2-水平调节架、3-竖直调节架(3.1-连接部、3.2-调节部)、4-第二螺栓、5-第二调节套(5.1-第二套孔、5.2-第二调节缺口、5.3-第二螺栓孔)、6-框架、7-发动机小车支架、8-第一螺栓、9-连接销、10-第一调节套(10.1-第一套孔、10.2-第一调节缺口、10.3-第一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与发动机第三点悬置支架1固定的水平调节架2和一端与发动机小车支架7连接的竖直调节架3,且竖直调节架3在发动机小车支架7上位置可调;所述竖直调节架3另一端与水平调节架2另一端连接,且竖直调节架3在水平调节架2上位置可调。
上述方案中,所述水平调节架2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部2.1和调节部2.2,所述连接部2.1为两块相互间隔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销9固定于发动机第三点悬置支架1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竖直调节架3一端焊接有第一调节套10,另一端上套有第二调节套5;所述第一调节套10中心开有用于套在水平调节架2的调节部2.2上的第一套孔10.1,所述第一调节套10侧壁开有第一调节缺口10.2和与第一调节缺口10.2相连通的第一螺栓孔10.3;所述第二调节套5中心开有用于套在竖直调节架3上第二套孔5.1,所述第二调节套5侧壁开有第二调节缺口5.2和与第二调节缺口5.2相连通的第二螺栓孔5.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调节套10通过第一螺栓8穿过第一螺栓孔10.3压紧第一调节缺口10.2后固定在水平调节架2的调节部2.2上;所述第二调节套5通过第二螺栓4穿过第二螺栓孔5.3压紧第二调节缺口5.2后与竖直调节架3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调节套5侧壁通过框架6、螺栓(图中所示)与发动机小车支架7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4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车门下垂试验台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踏板耐久性测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