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帆船帆翼非标准椭球体涡生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4771.9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4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郑伟涛;郑勤振;易名农;杨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体育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H9/06 | 分类号: | B63H9/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帆船 非标准 椭球 生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帆船帆翼非标准椭球体涡生成器,属流体力学领域。
背景技术
航行风是帆船运动时产生的风,风速就等于帆船航行速度,方向与帆船前进方向相反。如果真实风速的大小用V1表示,相对风速V就是航行风V2和真实风速V1的矢量合成,相对风速V与航行方向的夹角为航向角,而相对风是帆船帆翼所承受的实际风。相对风与帆翼帆弦之间的夹角为攻角。
当帆船帆翼受到相对风作用以后在帆翼上形成了升力和阻力,这个升力和阻力是由于帆翼周围的空气流动形成的。当空气流过帆翼表面时,在帆翼的背风面产生了低压力,在帆的迎风面产生了高压力,这样由帆翼迎风面和背风面就这形成了帆翼所受的空气动力,可以将其分解成升力和阻力。升力、阻力分别垂直于相对风方向和沿着相对风流动方向。在帆船运动研究时也将帆翼空气动力合力分解成推力和侧向力。
如上所述,帆翼的空气动力是帆翼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压强差形成的。帆翼表面的压差分布在帆翼不同位置而不同。空气流过帆翼背风面时,开始是层流,随后变成了湍流,并且在分离区存在流动分离。转变位置随着帆翼的形状和相对风的夹角不同而不同,通常认为是在距离帆翼前帆边1/10到2/10帆翼横剖面弦线长度处。如果发生流动分离,那么帆翼的推进效率将降低。如果帆翼的分离点可以延迟或者可以沿着帆翼往后移,那么帆翼的升力就可以增加。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经济的运动帆船帆翼非标准椭球体涡生成器,来改善帆翼周围空气流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运动帆船帆翼非标准椭球体涡生成器,由半个非标准椭球体、条状底部支座、压敏粘着剂、粘性底里组成,其特征在于:条状底部支座均分成四等份,半个非标准椭球体的两端通过压敏粘着剂固定在条状底部支座一面两端的等份处,粘性底里通过压敏粘着剂固定在条状底部支座另一面两端的等份处;条状底部支座的中间两等份折叠通过压敏粘着剂粘合在一起,并使条状底部支座两端的两等份连接成一条直线。
所述条状底部支座长度为2~6厘米,宽1~2厘米。
所述压敏粘着剂为聚酯纤维制作而成,聚酯纤维很柔软这样可以很容易折叠成本实用新型的涡生成器。
所述半个非标准椭球体为柔性体,尺寸:宽1~2厘米,长2~12厘米,能够完全粘贴在条状底部支座上,并随着条状底部支座而折叠。
使用时去掉条状底部支座的粘性底里,将条状底部支座粘到帆翼面上就可以了。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给帆船运动员提供了一个新的涡生成器,它经济、容易安装也容易拆卸,所以帆船运动员都很可以很方便的测试它们具体帆翼的涡生成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条状底部支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标准椭球体粘在条状底部支座上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帆船主帆帆翼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实用新型由半个非标准椭球体200、条状底部支座100、压敏粘着剂201、粘性底里202组成;如图1所示,三条平行的横向的折叠线101将条状底部支座100均分成四等份,所述条状底部支座100长2~6厘米,宽1~2厘米;如图2所示,半个非标准椭球体200的两端通过压敏粘着剂201固定在条状底部支座100一面两端的等份处,粘性底里202通过压敏粘着剂固定在条状底部支座100另一面两端的等份处;条状底部支座100的中间两等份折叠通过压敏粘着剂201粘合在一起,并使条状底部支座100两端的两等份连接成一条直线,制作成如图3所示的涡生成器。所述压敏粘着剂201为聚酯纤维制作而成,聚酯纤维很柔软这样可以很容易折叠成本实用新型的涡生成器。所述半个非标准椭球体为柔性体,尺寸:宽1~2厘米,长2~12厘米,能够完全粘贴在条状底部支座上,并随着条状底部支座而折叠。
如图4所示,使用时去掉条状底部支座100的粘性底里202,将条状底部支座100粘到帆翼面上就可以了。用什么方式安装相邻的涡生成器要根据帆翼周围的流场情况决定。通常情况为了找到涡生成器的最佳安装位置,在任意位置进行试验和数值模拟是必要的。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涡生成器安装在主帆上,但是它们也可以有效地安装在前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体育学院,未经武汉体育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47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级缓冲自动收放起落架
- 下一篇:一种救生密封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