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渗透剂的浸涂施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5276.X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35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明;陈韶瑜;马崇;文黎;曹建伟;温力;李庆钊;叶芳;刘超;安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09 | 分类号: | B05C3/09;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透剂 施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系统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渗透剂的浸涂施加装置。
背景技术
渗透检测是一种利用毛细作用检测工件表面开口缺陷的常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时应保证渗透剂能均匀地施加于工件表面上,尤其是使工件的每个部位都能覆盖上渗透剂,因此浸涂法是比较理想的施加渗透剂的方法,浸涂法就是把工件浸没在渗透剂中的一种施加方法。但工件在浸涂后,表面多余的渗透剂会产生滴落,会造成渗透剂的浪费,同时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要对滴落的渗透剂进行回收,应加装渗透液回收装置。同时,应保证装置的操作简便,保证大批量工件检验时的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渗透剂的浸涂施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渗透剂的浸涂施加装置,包括碳钢制成的筒状容器,在筒状容器内的下半部装有渗透剂,在筒状容器的左侧上部制有侧壁向左侧外凸的工件滴落区,工件滴落区的底部向筒状容器底部倾斜,在工件滴落区的上部制有水平安装的工件滴落架,在筒状容器内的右侧壁中部制有液位限定凸台,在筒状容器左侧壁下部制有侧阀门,在筒状容器底部制有底阀门,在筒状容器内的下部固装有加热棒,加热棒由筒状容器外部的电源供电。
而且,所述侧阀门距离筒状容器底部为80mm。
而且,所述加热棒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加热棒的供电电源在渗透剂低于10℃时供电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使用该装置可简便完成工件渗透剂的施加,多余的渗透剂会进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产生的污染,工作效率高,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渗透剂的浸涂施加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碳钢制成的筒状容器1,在筒状容器内的下半部装有渗透剂3,在筒状容器的左侧上部制有侧壁向左侧外凸的工件滴落区7,工件滴落区的底部向筒状容器底部倾斜,使由工件上滴落的渗透剂滑落到筒状容器底部,在工件滴落区的上部制有水平放置的工件滴落架8,滴落架上放置浸入渗透剂后的工件,在筒状容器内的右侧壁中部制有液位限定凸台2,用以限定液面的上限,如果渗透剂液位过高,在操作中有可能造成液体飞溅,从而造成污染及浪费,同时还应考虑工件浸入容器中能被覆盖完全而又不使渗透剂外溢,在筒状容器左侧壁下部制有侧阀门6,由于渗透剂的密度较小,在检测过程中混入渗透剂的污染物,如油污和水分会沉到装置底部,因此,打开侧阀门可使装置中上层清洁的渗透剂排出,以便清洗装置槽;在筒状容器底部制有底阀门5,底阀门用以排出筒状容器底部的油污和水,在筒状容器内的下部固装有加热棒4,加热棒由筒状容器外部的电源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所述侧阀门距离筒状容器底部为8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中,所述加热棒上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控制加热棒的供电电源在渗透剂低于10℃时供电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5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