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槽隔离用电镀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7982.8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3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金信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隔离 用电 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镀槽隔离用电镀挡板,用于电镀液区域的灵活分割。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互连结构以采用合金为主要材料,具体可采用下述方法沉积合金的金属层或薄膜:物理气相沉积(PVD)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以及电镀法。其中,电镀法能够容易获得高纯度的金属层或薄膜,不仅金属层或薄膜的形成速度快,而且还能够比较容易地控制金属层或薄膜的厚度,因此电镀法已成为主流方法。电镀是指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电镀根据镀种的不同,设置的电镀工艺槽也不尽相同,但一般电镀件完成一个电镀工艺槽的电镀过程进入下一个电镀工艺槽前,都要在水洗槽进行水洗,水洗槽的作用在于把工件上面的残留电镀液洗干净,不影响下一道工艺进行,不污染下一道电镀槽内电镀液,从而保证电镀的质量。
电镀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一般来说,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镀液的导电性,提高反应允许的电流密度,也可以提高反应速度和镀层均匀性。温度对添加剂的影响也很明显,温度升高,电流密度可以升高,这对达到增光剂的吸附电位有利。目前,电镀槽液的加热方式一般可分两种:一种是直接加热的方式,即把热交换器直接插入电镀液中,直接加热;一种是间接加热的方式,如水套法,调整槽法。电镀槽液加热的热源一般包括:电热棒、蒸汽、高温热水等。
电镀阳极挡板是电镀槽内加在被镀工件(即阴极)和被镀金属源(即阳极)之间的电力线隔离板。其作用是通过设置开孔位置和孔的大小来控制电力线均匀性,确保被镀工件镀层均匀,在保证镀层厚度质量的条件下使被镀金属源消耗量得到控制。电镀槽的接近液面位置及电镀槽底部是电场中电力线密度最大的位置,为高电流密度区,而电镀槽中部位置是电力线密度最小的位置,电流最小,电流密度最小,为低电流密度区。高电流密度区的工件的镀膜较厚,有时候还会出现因为电流大而“烧焦”长毛刺现象,影响装配和外观,而低电流密度区的工件镀膜较薄,影响装配或者产品性能。
电镀槽是电镀设备中最基础的配套。有钛电镀槽、PP材质、PVC材质、PVDF材质、玻璃钢槽材质、不锈钢槽材质、砌花岗岩材质、聚四氟乙烯材质等各种材质的槽体。电镀槽用来装置溶液,用于镀锌、镀铜、镀镍、镀金等。阴极移动电镀槽由钢槽衬软聚氯乙烯塑料的槽体、导电装置、蒸汽加热管及阴极移动装置等组成。槽体也可用钢架衬硬聚氯乙烯塑料制造,槽体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电镀槽液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它由电动机、减速器、偏心盘、连杆及极杆支承滚轮组成。
电镀槽一般为长方形,宽度为600~1000mm,深度为800~1200mm。电镀槽现场安装在电镀车间里面,一般不同的电镀液放置在不同的电镀槽中,并且一个电镀槽大小固定,容量不可变化。存在一定的问题:某一电镀槽尺寸固定,一旦电镀件数量发生变化,电镀液区域无法科学的进行调整,当电镀件数量减少时,电镀液的体积并未变化,因为无论是一件电镀件,还是若干电镀件,其要求电镀液能够没过电镀件,因此在电镀液区域不可调的情况下,电镀件数量减少会浪费电镀液以及相应的能耗,当电镀件数量突然增多时,一个电镀槽无法满足,不可能再增加一个电镀槽,只有分批处理,这样带来效率慢、品质不均的后果;另外,不同的电镀液放置在不同的电镀槽,看似互不影响,会增加设备成本,特别在来回移动电镀件的过程中会增加操作,也会使得电镀液乱滴,污染环境。
另外,在电镀液中,除了主要存在的金属离子外,还存在一些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对电镀不利,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一般电镀厂仅会对颗粒、金属进行废水处理,很多忽略或者不想除去有机物。
所以,为了实现电镀槽的真正有效利用,需要研发一种电镀槽隔离用电镀挡板,其能够用于电镀液区域的灵活区分;同时还需要对有机物有预处理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镀槽隔离用电镀挡板,可以有效地分割电镀液区域,还能吸附有机物,特别具有很强的密封性与耐腐蚀性。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镀槽隔离用电镀挡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左右两端设有硅氟橡胶片,板体前后侧均设有聚四氟乙烯吸附海绵,板体下表面光滑,板体上端设有搭扣件与把手;所述硅氟橡胶片远离板体的一端设有纳米压印结构;所述硅氟橡胶片上,与板体前表面平行的侧面设有锁水层;所述锁水层远离硅氟橡胶片的一侧设有半透膜;所述聚四氟乙烯吸附海绵由纤维状多孔聚四氟乙烯吸附材料编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金信表面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金信表面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79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