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车身B柱与顶盖横梁的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8392.7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75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林宇;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车身 顶盖 横梁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汽车车身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车身B柱与顶盖横梁的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客户对汽车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之外,客户对汽车的NVH性能关注也非常高。现代轿车普遍采用承载式车身结构,车身直接承受来自底盘传递的多种载荷作用,因此车身要有足够的刚度、模态指标。车身的B柱与顶盖横梁的连接结构一直是影响这项性能的关键指标,良好的B柱与顶盖横梁连接结构可以有效的提升车身的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
目前,比较传统的B柱与顶盖横梁连接结构比较薄弱,载荷传递路径变化比较急剧,没有有效的形成腔体结构,严重影响车身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载荷传递路径变化比较剧烈,从B柱到顶盖没有形成腔体连接,接头连接比较薄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车身B柱与顶盖横梁的加强结构,使得载荷传递路径变为比较平顺,在B柱与顶盖横梁之间形成腔体连接结构,从而提高该接头的刚度,提升车身的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车身B柱与顶盖横梁的加强结构,它包括顶盖横梁,车身B柱,所述车身B柱与顶盖横梁之间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下部与车身B柱连接,加强件的上部与顶盖横梁连接,并且加强件与车身B柱、顶盖横梁均以螺栓固定,所述加强件为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加强件上部与顶盖横梁之间固定有两个M6螺栓;加强件下部与车身B柱之间固定有一个M6螺栓。所述加强件与车身B柱、顶盖横梁之间形成腔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顶盖横梁,2为车身B柱,3为加强件,4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附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连接车身B柱与顶盖横梁的加强结构,它包括顶盖横梁1,车身B柱2,所述车身B柱2与顶盖横梁1之间设置有加强件3,所述加强件3的下部与车身B柱2连接,加强件3的上部与顶盖横梁1连接,并且加强件3与车身B柱2、顶盖横梁1均以螺栓4固定,所述加强件3上部与顶盖横梁1之间固定有两个M6螺栓4;加强件3下部与车身B柱2之间固定有一个M6螺栓4。所述加强件3与车身B柱2、顶盖横梁1之间形成腔体。所述加强件3为中心对称结构。
实施中,在车身形成焊接总成以后,该加强件采用M6螺栓进行连接,上部与顶盖横梁采用2个M6螺栓连接,下部与B柱采用1个M6螺栓连接,该连接加强结构在形成白车身总以后螺接安装可以有效避免该区的焊接,同时该件设计成自身对称结构,即可以实现左右件通用。采用该加强结构可以使得B柱上的载荷传递路径平顺的传递到顶盖横梁,见图四,新型B柱与顶盖横梁连接加强件结构断面。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B柱与顶盖横梁之间设计一种加强结构,使得载荷传递路径变为比较平顺,在B柱与顶盖横梁之间形成腔体连接结构,从而提高该接头的刚度,提升车身的扭转模态和扭转刚度。该连接加强结构在形成白车身总以后螺接安装可以有效避免该区的焊接,同时该件设计成自身对称结构,即可以实现左右件通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8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端模块
- 下一篇:汽车副车架与碰撞纵向管梁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