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蚊子嗅觉特征诱捕蚊子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8658.8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汶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01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地址: | 201808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蚊子 嗅觉 特征 诱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蚊子嗅觉特征诱捕蚊子的装置。
技术背景
蚊子为病媒之首。蚊子传播登革热、疟疾、脑炎等80多种疾病、传播人兽交叉感染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83%人口受蚊子滋扰;每年蚊子对7亿人传播疾病,其中儿童病例高达75%,有2.5亿面临登革热的威胁;1/17的人口死亡与蚊子有关,仅疟疾造成3百万人死亡……再者,蚊子因气候变暖,生命周期延长;城市绿地逐年增加,蚊子因生存空间扩大随之增多;蚊子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灭蚊一直是卫生防疫的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灭蚊方法有捕捉/驱赶之分。前者通过物理(网、罩)化学(蚊子惧怕的气息)方法避免人蚊产生交集;后者多利用蚊子之喜好“诱其入瓮”。本实用新型属后一类。
我们所了解蚊子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特征:
蚊子触须细胞90%的设计,都是为了侦察空气中的化学物质(统称嗅觉);
1、蚊子能感知30m之外二氧化碳(CO2)气体的微量变化;
2、蚊子靠其头部短株状结构感测到0.05OC以上的温度变化;能感知10%的湿度变化;另外,蚊子能察觉乳酸(一种哺乳动物特有气息)的存在。这样当四类不同信息同时出现时,蚊子会确认这是哺乳动物发出的CO2(生态气息);
3、蚊子一旦嗅到生态气息会立即起飞扑向猎物。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科学家利用蚊子的嗅觉特征,研制出称为“灭蚊磁”的捕蚊机:灭蚊磁仿制并释放生态气息以此吸引蚊子;利用负压将靠近灭蚊磁的蚊子吸入口袋。其约2000m2面积、有效的捕捉能力(只捉母蚊。久之,使作用区域范围蚊子繁衍链阻断而实现局部灭蚊之效)首先受到军方关注,并作为装备延用至今。然而灭蚊磁有明显的缺陷:灭蚊磁通过液化天然气燃烧生产CO2,而为仿制出哺乳动物的CO2含量,每天需消耗大于800g天然气,使用成本高;一罐18kg天然气仅够20天使用,沉重的气罐让使用很不方便;另外,天然气不能在室内使用,这将灭蚊磁的应用范围限制在室外。
本实用新型仍延用了“吸引蚊子最大诱因是哺乳动物的呼出气体”这一公理;但对蚊子嗅觉特征与灭蚊磁有不同的诠释。进而在生态气息制作过程中有独特设计---最终较灭蚊磁相比,在提高捕蚊能力同时,将燃气的用量减少了19/20并避免了灭蚊磁的所有缺陷。
创新机理:
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约占4%。这也是模拟生态气息充要条件,为此,灭蚊磁每日消耗800g天然气主要用于实现这一标的。生态气息不断制造,不断消耗(自然散发)…
本实用新型认为: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浓度,一出口腔即被空气冲淡。然而蚊子的30m范围内所以能感知如此微小的CO2波动,完全取决于蚊子自身嗅觉传感器的灵敏度。由此认为:生态气息无需考虑传输损耗,只要有一个蚊子能感知的生态气息气团(以下简称气团)存在即可。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利用蚊子嗅觉特征诱捕蚊子的装置,包括机体(1)、锥形罩(2)、捕蚊袋(3),风扇(4)、CO2发生器(5)、乳酸气息(6)、紫外光带(7),其特征在于:锥形罩(2)将机体分为(A),(B)两个部分;捕蚊袋(3)下端与小锥形罩(2)相连,上端与风扇(4)相连;风扇(4)向上的气流将CO2发生器(5)产出的CO2、温度、湿度及乳酸气息(6)在机体(A)区中混合成为生态气息;(A)区生态气息在风扇(4)作用下通过锥形罩(2)上的小孔排到机体(B)区;(B)区的生态气息一部分向四周发散另一部分又被风扇(4)吸回机体(A)区…周而复始,在机体(B)区形成一个气团;这一气团能吸引30m范围内的蚊子靠近,一旦到达机体(1)底部,在紫外光带(7)作用下很容易飞到捕蚊袋(3)附近,之后被风扇(4)吸入捕蚊袋并保存,由此实现捕蚊功能。利用锥形罩(与名称无关主要起隔离作用)将机体形成(A)、(B)两个区域。使用丁烷燃烧产生CO2、温度、湿度在(A)区在风扇作用下与乳酸气息混合(称生态气息)。锥形罩开有小孔。生态气息被风扇通过小孔从(A)区排出至(B)区,同时到达(B)区的大部分生态气息又被同一风扇回收至(A)区。生态气息的回收与吸捕蚊子为同一通道(由B区到A区);机体的下部设置的空腔体积大于1000cm3。
创新实践:
经无数次测试,本实用新型确定气团有效体积>1000cm3即可;
1、本实用新型将装置产生的诱蚊生态气息形成一个300*300*100mm气团,悬浮于装置之外用于诱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汶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汶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8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保喷药喷肥机折叠式管道支承杆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危害蓝莓的果蝇成虫筛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