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空心竹节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8844.1 | 申请日: | 2015-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0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张波;佟艳臣;马添;顾留碗;赵培;全有维;张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8 | 分类号: | E02D5/48;E02D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空心 竹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尤其是一种空心竹节桩。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层建筑等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领域中,各种桩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基的承载力由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组成,如何提高桩基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是充分发挥桩基承载性能的关键。
现有的桩型将普通的圆形实心截面改良为环形截面,增加桩-土接触面积以提高侧摩阻力,同时通过桩头浇筑混凝土形成盖板等形式,能有效的发挥和利用桩芯土对桩基承载力的作用。这一桩型的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两部分组成,由于桩侧壁是圆柱面,且桩端面积也不大,因此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尚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若要增加承载力,一般通过增加桩径或者长度来实现,但这样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难度。如何在施工难度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桩基承载力,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在不增加施工成本和难度的前提下具备较高承载力的桩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空心竹节桩,包括混凝土空心桩体以及等间距设置在混凝土空心桩体的外壁和内壁上的环形凸起;在环形凸起内至少设有一个环形钢圈;环形凸起由上锥面和下锥面共底面构成,且上锥面的锥度大于下锥面的锥度。
采用在混凝土空心桩体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环形凸起,尤其针对大口径的混凝土空心桩体时,相比于现有的圆柱面的桩基,明显具有较大的承载力;采用在环形凸起内设置环形钢圈,能够有效提高环形凸起的结构强度;将上锥面的锥度设置为大于下锥面的锥度,既能够方便桩体打入地面,又能够增强桩体的内外侧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桩体的承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在混凝土空心桩体内沿其轴向等弧度间距设有钢筋,且钢筋由混凝土空心桩体的下端伸出构成承插端;在混凝土空心桩体的上端且与钢筋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承插孔。采用承插孔和承插端能够方便多根混凝土空心桩体对接打入地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上锥面的锥度为1:0.5;下锥面的锥度为1:1。将上锥面和下锥面的锥度设置为1:0.5和1:1,具有较好的打入效果和较强的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采用在混凝土空心桩体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环形凸起,尤其针对大口径的混凝土空心桩体时,相比于现有的圆柱面的桩基,明显具有较大的承载力;(2)采用在环形凸起内设置环形钢圈,能够有效提高环形凸起的结构强度;(3)将上锥面的锥度设置为大于下锥面的锥度,既能够方便桩体打入地面,又能够增强桩体的内外侧摩擦阻力,进一步提高桩体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空心桩体,2、环形凸起,3、上锥面,4、下锥面,5、环形钢圈,6、钢筋,7、承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空心竹节桩,包括混凝土空心桩体1以及等间距设置在混凝土空心桩体1的外壁和内壁上的环形凸起2。
在环形凸起2内至少设有一个环形钢圈5;环形凸起2由上锥面3和下锥面4共底面构成,且上锥面3的锥度大于下锥面4的锥度;在混凝土空心桩体1内沿其轴向等弧度间距设有钢筋6,且钢筋6由混凝土空心桩体1的下端伸出构成承插端;在混凝土空心桩体1的上端且与钢筋6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承插孔7;优选地,上锥面3的锥度为1:0.5;下锥面4的锥度为1:1;环形凸起2内的环形钢圈5与混凝土空心桩体1内的钢筋6最好焊接在一起,能够进一步提高环形凸起2的结构强度。
在混凝土空心桩体1上每隔1~2米位置处设置一个环形凸起2,最好在混凝土空心桩体1的上下管口处均设置环形凸起2,能够提高上下管口的结构强度;环形凸起2的高度设置为60mm~120mm为宜。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8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压桩机用桩锤结构
- 下一篇:三轴搅拌桩机及其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