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线盒和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69738.5 | 申请日: | 2015-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0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显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16 | 分类号: | H02G3/16;H02G3/18;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线盒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卡线盒和包括该卡线盒的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冰箱,其机械室内的线束接插件通常采用PVC套管(即聚氯乙烯套管)套住后,线束接插件的两端再用拉紧锁扎死的固定方式,该固定方式具有以下缺点:
1、PVC套管易燃,存在PL(Performance Levels)安全隐患;
2、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线束接插件简单方便的地固定在机械室内,且具有阻燃功能的卡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卡线盒的冰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卡线盒,用于将线束接插件固定在机械室内,包括:卡线座,所述卡线座安装在所述机械室内;和卡线盖,所述卡线盖可开或合地与所述卡线座相连接,所述卡线座与所述卡线盖相配合围成一容纳腔,所述线束接插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卡线座与所述卡线盖的配合端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容纳腔的导线孔,由所述线束接插件相连接的两根线束的另一端可分别穿出所述导线孔。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卡线盒,包括卡线座和卡线盖,卡线盖可开或合地与卡线座相连接,线束接插件位于卡线座与卡线盖相配合围成的容纳腔内,且卡线座与卡线盖的配合端面上开设有贯穿容纳腔的导线孔,使得由线束接插件相连接的两根线束的另一端可分别穿出导线孔,从而实现将线束接插件固定在卡线盒内,进而实现将线束接插件固定在机械室内,具体而言,需要将线束接插件固定在机械室内时,首先将卡线盒的卡线座安装在机械室内,然后将线束接插件放入卡线座内,并将卡线盖盖合在卡线座上,从而使得线束接插件位于卡线座和卡线盒相配合形成的容纳腔内,并使得由线束接插件相连接的两根线束的另一端可分别由导线孔穿出,从而在不影响线束正常过线的情况下,实现对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操作简单,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人工成本低,有效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先采用PVC套管将线束接插件套住,再用拉紧锁扎死线束接插件的两端的固定方式,而导致的固定线束接插件的操作复杂、安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且采用卡线盒安装固定线束接插件的方式,可有效省去传统技术中使用的易燃PVC套管,而使得卡线盒可采用具有阻燃功能的材质如阻燃PP材料制成,这样使得采用卡线盒固定线束接插件,可有效提高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防止火灾等安全隐患的发生。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卡线盒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线孔包括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所述卡线座的上下壁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一导线槽,且所述第一导线槽的开口贯穿所述卡线座的与所述卡线盖相配合的端面,所述卡线盖的上下壁面上均设有所述第二导线槽,且所述第二导线槽的开口贯穿所述卡线盖的与所述卡线座相配合的端面,所述第一导线槽与所述第二导线槽相配合形成所述导线孔,所述线束可固定在所述导线孔内。
上述实施例中,卡线座的上下壁面上均设有第一导线槽,且第一导线槽的开口贯穿卡线座的与卡线盖相配合的端面,这样,将线束接插件放入卡线座内时,可使得由线束接插件相连接的两根线束可分别放入第一导线槽内,即使得两根线束的另一端可由第一导线槽穿出卡线座;卡线盖的上下壁面上均设有第二导线槽,且第二导线槽的开口贯穿卡线盖的与卡线座相配的端面,且第一导线槽与第二导线槽相配合形成固定线束的导线孔,这样将卡线盖盖合在卡线座上时,可使得线束的另一端由第一导线槽和第二导线槽相配合形成的导线孔内穿出,既保证了线束的正常过线,又使得导线孔能够对线束起到固定作用,防止线束在卡线盒内发生位移,从而在实现将线束接插件简单方便地固定在卡线盒内的同时,提升了卡线盒固定线束接插件的可靠性和牢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线孔为圆形导线孔,所述导线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线束的直径,且所述第一导线槽与所述第二导线槽的开口端的尺寸大小均与所述导线孔的孔径大小相等。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线槽与第二导线槽的开口端的尺寸大小均与导线孔的孔径大小相等,且导线孔的孔径小于线束的直径,这样使得线束能够卡在导线孔中,实现导线孔对线束的固定作用,提高了导线孔对线束固定的可靠性和稳固性;且省去了常规方法中的拉紧锁,使得线束的固定操作简单方便,从而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697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