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鼠股动脉和/或股静脉血管插管的软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0713.7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8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禹;赵进顺;邹宝波;周琪;谷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D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鼠 动脉 静脉 血管 插管 软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血管插管用软管,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小鼠股动脉和/或股静脉血管插管的软管组件。
背景技术
血管插管模型是为了研究动物生理、病理和药理等建立的血管导出体外模型,可在体外动态连续观察和研究机体内各项生理、病理指标的变化,以掌握药物、毒物、营养物等在体内的代谢、生理和病理作用机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实验研究技术。
目前血管插管模型主要是以猪、犬和大鼠等大型动物作为血管插管模型的动物,导管也为直型硬管或软管,直型硬管或软管插入的血管如颈总动、静脉,股动、静脉,尾动、静脉等,如包伦等在“大鼠股动脉、静脉插管手术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医药卫生论坛,2005,18:235-236),则公开了以大鼠股动脉、静脉作为插管对象,直型软管一端插入股动脉或股静脉并缝合、固定,另一端连接有阀门,可以通过阀门与注射器、注射泵、多向给药系统、电子信号系统等连接,进行药物、毒物、营养物等在体内的代谢、生理和病理作用机理研究,以及实验动物的生理研究等。但目前的血管插管模型多以大型动物为实验动物,来源少,成本高,且由于大型动物运动剧烈,只能借助于麻醉在动物未完全清醒状态下才可进行间隔式研究。因此目前已建立的该类大动物血管插管模型无法在动物完全清醒和自由活动的情况下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研究,应用该类模型得到的实验结果参数波幅较大,不能反应动物正常活动状态下的生理病理变化。
以小鼠为实验动物,来源广,成本低,达到在动物完全清醒和自由活动状态下进行连续动态观察、研究小鼠的生理、病理和药理变化,研究参数波幅小,研究结果较佳,可提供动物正常活动状态下的生理病理变化情况。但是由于小鼠体形小,现有的插管用软管较难适用,且不易插入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且实用的一种用于小鼠股动脉和/或股静脉血管插管的软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小鼠股动脉和/或股静脉血管插管的软管组件,包括相适配的软管模具和插管软管,其中,所述的软管模具由铜管弯曲而成,该软管模具呈J型结构,所述的软管模具分为垂直部和弯曲部,所述的弯曲部的外侧设置有口径大于插管软管外径的缺口;所述的插管软管由聚乙烯导管制成,所述的插管软管的外径小于所述软管模具的外径,并能顺畅插入所述软管模具内,所述的插管软管也呈J型结构。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插管软管由直行段和弯曲段组成,所述的弯曲段的头部伸出所述软管模具外。
上述的弯曲段的头部制有斜切口。
上述的斜切口的倾斜角为30°至45°。
上述的插管软管的长度大于所述软管模具的长度。
上述的插管软管的长度为4.5cm至5.5cm。
上述的插管软管的内径为0.10mm至0.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小鼠股动脉和/或股静脉血管插管的软管组件,包括相适配的软管模具和插管软管,软管模具由铜管弯曲而成,而插管软管由聚乙烯导管制成,软管模具做为插管软管的制作模具,取材方便;软管模具呈J型结构,相应的,插管软管也呈J型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适用于小鼠股动脉和/或股静脉血管插管,便于小鼠实验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软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倾斜角α、软管模具1、垂直部11、弯曲部12、缺口13、插管软管2、直行段21、弯曲段22、斜切口23。
如图1和图3所示,
一种用于小鼠股动脉和/或股静脉血管插管的软管组件,包括相适配的软管模具1和插管软管2,其中,所述的软管模具1由铜管弯曲而成,该软管模具1呈J型结构,所述的软管模具1分为垂直部11和弯曲部12,所述的弯曲部12的外侧设置有口径大于插管软管2外径的缺口13;所述的插管软管2由聚乙烯导管制成,所述的插管软管2的外径小于所述软管模具1的外径,并能顺畅插入所述软管模具1内,所述的插管软管2也呈J型结构。
实施例中,插管软管2由直行段21和弯曲段22组成,所述的弯曲段22的头部伸出所述软管模具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0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