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1832.4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4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发明(设计)人: | 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红 |
主分类号: | A61H15/02 | 分类号: | A61H15/0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按摩 康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神经内科的按摩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患者的周围神经损伤后需要对其局部感觉运动神经进行恢复,通常通过按摩方式刺激运动神经,帮助患者进行恢复。按摩力度过轻,则刺激不够,康复效果较差;按摩力度过重,则会对运动神经造成新的损伤,不利于患者恢复。
现有技术下人工按摩的方式较为费时费力,而机械按摩的方式则不能保持合适的力度,由于肢体表面为曲面,而机械行走多数为直线运动,所以不能够使按摩力度均匀,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摩效果好的神经内科用按摩康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神经内科用按摩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运动部分和按摩头;所述的机械运动部分包括支架、调节杆、弹性滑轨、电动机、竖直套筒和竖直杆,所述的支架上设有横梁,所述的横梁上设有刚性滑轨;横梁上设有多个竖直孔,所述的调节杆穿过竖直孔,调节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弹性滑道;所述的竖直套筒嵌套在所述的竖直杆上,竖直杆下端露出,下端连接所述的按摩头;竖直套筒和竖直杆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刚性滑轨和弹性滑轨相适应的滑块;所述的横梁两端分别设有链轮,两个链轮通过链条相连接,其中一个链轮与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竖直套筒固定连接在链条上;所述的按摩头包括滚轴和两个滚动按摩装置;所述滚动按摩装置包括滚筒、环绕在滚筒四周的囊袋和平行于所述滚筒的多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通过轴臂与滚筒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弧形板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的竖直杆的下端与滚轴中间固定连接,滚轴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滚动按摩装置的滚筒中间的孔,滚轴与滚筒通过轴承相连接。
上述相邻的两个弧形板之间的空隙宽度小于弧形板的宽度。
上述囊袋上设有单向阀和排液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自动按摩,省时省力;
2、变普通的滑动接触为滚动接触,减少皮肤摩擦损伤;
3、往囊袋内注入温水或者是温的中药汤剂,提高按摩效果;
4、通过设置弹性滑轨的形状,使按摩头的运动轨迹贴合肢体表面形状,使按摩力道均匀而合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械运动部分和按摩头。
所述的机械运动部分包括支架7、调节杆11、弹性滑轨6、电动机、竖直套筒12和竖直杆13,所述的支架7上设有横梁8,所述的横梁8上设有刚性滑轨14。横梁8上设有多个竖直孔,所述的调节杆11穿过竖直孔,调节杆11的下端连接所述的弹性滑轨6。通过改变调节杆11的位置可以调节弹性滑轨6的形状。所述的竖直套筒12嵌套在所述的竖直杆13上,竖直杆13下端露出,下端连接所述的按摩头。竖直杆13可沿竖直套筒12上下滑动。竖直套筒12和竖直杆1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的刚性滑轨14和弹性滑轨6相适应的滑块,通过刚性滑轨14的作用可以使竖直套筒12沿刚性滑轨14水平运动,通过弹性滑轨6的作用可以使竖直杆13沿弹性滑轨6的形状做曲线运动。
所述的横梁8两端分别设有链轮9,两个链轮9通过链条10相连接,其中一个链轮9与所述的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竖直套筒12固定连接在链条10上。
所述的按摩头包括滚轴4和两个滚动按摩装置。所述滚动按摩装置包括滚筒1、环绕在滚筒1四周的囊袋2和平行于所述滚筒1的多个弧形板3,所述弧形板3通过轴臂5与滚筒1连接,所述相邻的两个弧形板3之间设有空隙,所述空隙的宽度小于弧形板3的宽度,使囊状按摩滚轮的力度柔和又不失力度。
所述的竖直杆13的下端与滚轴4中间固定连接,滚轴4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滚动按摩装置的滚筒1中间的孔,滚轴4与滚筒1通过轴承相连接。
所述囊袋2通过输液管与液压泵连接,囊袋2与输液管为活动连接,连接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囊袋2上设有排液阀,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加液或排液,使用方便。
在优化方案中,使用时通过液压泵及输液管输送温水或者温的中药汤剂,能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对病人的护理工作起到很大帮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红,未经于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1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极片、含有该正极片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