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2202.9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1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冯浩;汪先锋;段术林;游海涵;陈青生;谷裕石;邬景军;徐强;诸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客车 驱动 机构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客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新能源客车中,一部分是采用风冷的方式对其驱动机构进行散热、冷却,另一部分是采用电机水冷和控制器风冷相结合的方式对其驱动机构进行散热、冷却。不管是采用风冷,还是采用水冷与风冷相结合的方式,对驱动机构的冷却效果始终满足不了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正常运行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新能源客车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用于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差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包括水箱、水泵、电机及电机控制器,且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内分别设有电机水槽和控制器水槽;
水箱的出水口、水泵、控制器水槽、电机水槽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且电机水槽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水箱的出水口和水泵之间设有副水箱,且水箱上还设有液位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中,水箱的出水口、水泵、控制器水槽、电机水槽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依次连通,且电机水槽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水箱的进水口连通,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是采用水冷的方式对新能源客车的驱动机构进行散热、冷却,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风冷、风冷和水冷结合的散热方式,大大提高了所述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中,水箱的出水口和水泵之间设有副水箱,该副水箱的设置方便了对所述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进行及时补水。
上述水箱上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主要用于对水箱中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所述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水箱的出水口与水泵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水泵与控制器水槽之间通过第二管道连通。
上述第二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管道,且相邻两个第二分管道之间通过第一直通接头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分管道,这样的设计方便了第二管道在客车内部的布置,有助于降低第二管道在客车内部的布置难度,能实现高低压元器件分开设置的目的;另外,第一直通接头的设置方便了相邻两个第二分管道之间的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控制器水槽与电机水槽的进水口之间通过第三管道连通。
上述第三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分管道,且相邻两个第三分管道之间通过第二直通接头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第三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三分管道,这样的设计方便了第三管道在客车内部的布置,有助于降低第三管道在客车内部的布置难度,能实现高低压元器件分开设置的目的;另外,第二直通接头的设置方便了相邻两个第三分管道之间的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电机水槽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道与水箱的进水口连通。
上述第四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四分管道,且相邻两个第四分管道之间通过第三直通接头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第四管道包括至少两个第四分管道,这样的设计方便了第四管道在客车内部的布置,有助于降低第四管道在客车内部的布置难度,能实现高低压元器件分开设置的目的;另外,第三直通接头的设置方便了相邻两个第四分管道之间的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该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好,且其中的管线布置难度低,能实现高低压元器件分开设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新能源客车驱动机构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现将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1为水箱,2为水泵,3为电机,4为电机控制器,5为副水箱,6为第一管道,7为第二分管道,8为第一直通接头,9为第三分管道,10为第二直通接头,11为第四分管道,12为第三直通接头,13为加水排气管,14为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22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加油控制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用于车辆的伸缩遮阳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