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2238.7 | 申请日: | 2015-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4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凌杰;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1/42 | 分类号: | F24F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领域,具体涉及到的是一种具有冷凝水回收利用功能的分体式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器在制冷状态中,冷凝水通常直接排在室外,这一方面对楼下的住户造成影响,另外一方面也造成了冷量的浪费。根据实测结果,空调冷凝水的硬度很低,排出时温度约有17~20℃,一台普通的家用空调器制冷运行一昼夜,冷凝水大概可以产生5~10kg,这一部分冷凝水仍然含有较高的冷量,直接排放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目前关于冷凝水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收集起来用于浇花,二是冷凝水收集后经小型水泵加压进行雾化,并喷洒在室外换热器的表面,从而增强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这两种方法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第一种方法过于传统,实用性不高;第二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将冷凝水雾化后喷洒在室外换热器表面需要消耗额外的电能,且冷凝水蒸发速度很快,导致流过换热器的空气湿度剧增,使得室外机风扇处于高湿的状态下运行,容易造成风扇电机的腐蚀;另外冷凝水雾化需要安装喷嘴,为保证雾化效果,需要加大喷嘴与换热器的距离,普通的家用空调器不宜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空调,能够充分回收利用空调冷凝水的冷能,对空调外机的制冷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进行预冷却,增大制冷剂的过冷度,以提高空调器的制冷量,降低空调器的使用能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分体式空调,包括空调内机、空调外机和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冷凝水集水分配装置,以及空调外机的制冷压缩机输出的制冷剂、通过冷凝水集水分配装置输出的冷凝水对制冷剂换热的制冷剂换热装置;
其中,冷凝水集水分配装置包括:回收空调内机冷凝水的冷凝水收集部;将冷凝水分液后经由毛细管滴落输出的毛细滴落部;以及连接在冷凝水收集部和毛细滴落部之间、用以调节冷凝水滴速的调节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凝水收集部包括漏斗状的冷凝水筒,置于冷凝水筒内的浮球,设于冷凝水筒进水口上的冷凝水筒盖,所述冷凝水筒盖上设有接收空调内机冷凝水的通口;所述调节部包括一端连接在漏斗状冷凝水筒的锥形部出水口的通水管,连接在通水管另一端上、用以调节冷凝水滴速的调节阀;所述毛细滴落部包括连接在通水管的另一端的将冷凝水分液的分液器,以及多个连接在分液器输出口的毛细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节部还包括连接在通水管上、由制冷压缩机的电动机联动控制启闭的电磁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冷凝水集水分配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的安装支架,冷凝水集水分配装置的安装高度高于空调外机、低于空调内机的冷凝水出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制冷剂换热装置包括接收制冷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进气总管,多根连接进气总管内部流通制冷剂、外部接收毛细滴落部滴落的冷凝水并将其与制冷剂换热的螺旋管,以及将换热后的制冷剂输出至空调外机的风冷换热器进口管的出气总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螺旋管为单螺旋紫铜波纹管,所述毛细管滴落输出的冷凝水滴落在单螺旋紫铜波纹管的外螺旋槽内、与单螺旋紫铜波纹管内的制冷剂换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制冷剂换热装置包括设在进气总管末端的进气总管封板,连接进气总管的进气总管接头,设在出气总管末端的出气总管封板,连接出气总管的出气总管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单向阀I和单向阀II;单向阀I的反向端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正向端连接室外机的风冷换热器,用以在空调制热状态下控制空调内机接收风冷换热器输出的制热气体;单向阀II的正向端连接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阀口、反向端连接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用以在空调制冷状态下控制制冷压缩机输出制冷剂至冷凝水回收利用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单向阀IV和单向阀III;单向阀IV的正向端连接空调外机的风冷换热器、反向端连接空调内机的室内换热器,用以在空调制冷状态下控制空调外机的风冷换热器输出制冷剂至室内换热器;单向阀III的正向端连接空调内机的室内换热器、反向端连接空调外机的风冷换热器,用以在空调制热状态下控制室内换热器输出制热气体至空调外机的风冷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22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