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电磁炒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2964.9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0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史江峰;袁忠华;裴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池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413 湖北省宜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电磁 炒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茶叶电磁炒干机。
背景技术
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满足茶叶的色、香、味等工艺要求,需要对茶叶进行干燥工艺,目前常用的干燥工艺主要有三种:烘干、炒干和辐射干燥。其中烘干工艺主要以热风作为传热媒介,进而对茶叶进行烘干,这种方法一般只能适用于加工扁平形茶和烘青茶;炒干工艺采用加热滚筒的方式对放入滚筒中的茶叶进行炒干,这种方法一般需要燃烧燃料产生热量对滚筒进行加热,热源利用率低,设备操作过程繁琐,需要人工看管;辐射干燥主要采用热辐射的方式对茶叶进行干燥。
目前辐射干燥主要有红外线干燥机和微波干燥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消耗能量大。由于需要产生辐射源,所以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由于设备结构限制导致热源的利用率较低,造成电能的损失;(2)生产效率低。由于在辐射干燥过程中热源转化效率低,造成干燥工艺过程较长,工作效率较低,影响生产效率;(3)影响茶叶品质。采用上述的红外和微波干燥设备由于通风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容易导致茶叶发生闷黄现象,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茶叶电磁炒干机,主要解决了现有茶叶炒干设备所存在消耗能量大、生成效率低、设备操作过程繁琐以及茶叶生产品质低等缺陷,此电磁炒干机能够利用漩涡电流对锅体进行直接加热,进而对茶叶进行烘干干燥,热源转化效率高,温度控制精准,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同时茶叶品质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茶叶电磁炒干机,它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电机,传动装置和电机相连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带动八方炒锅转动,在八方炒锅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外表面缠绕有电磁线圈,八方炒锅的中间留有间隙,红外探头安装在机架上通过间隙检测八方炒锅的温度,电刷与电磁线圈的一端相连,套筒与电磁线圈另一端相连,电刷与套筒外部采用整体密闭结构设计。
所述八方炒锅的两侧设置有隔磁铝板,八方炒锅的整个外表面设置有拼接的隔磁机壳,隔磁机壳之间设置有绝缘板。
所述间隙处不设置隔热层和电磁线圈。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时,接通设备电源,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主动轮,主动轮带动八方炒锅转动,同时电磁线圈在电刷和套筒的作用下与电源装置相连通电,通过电磁线圈产生漩涡电流和电磁热,进而对八方炒锅进行电磁加热,对茶叶进行烘干干燥工艺,由于电磁线圈直接缠绕在八方炒锅的外表面,从而使得电磁热效率转化大幅度提高,热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电能,通过设置的红外探头及时检测八方炒锅的温度,进而对锅内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提高茶叶烘干质量。
上述八方炒锅的两侧设置有隔磁铝板,八方炒锅的整个外表面设置有拼接的隔磁机壳,隔磁机壳之间设置有绝缘板,通过设置的隔磁铝板和隔磁机壳能够有效的防止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通过绝缘板能偶有效的提高设备运行安全性,防止触电危险的发生。
上述间隙处不设置隔热层和电磁线圈,通过间隙能够准确测量八方炒锅内部温度,隔热层能够保持八方炒锅内部的温度,减少热能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掉隔磁机壳后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掉隔磁机壳后的主视图。
图中:机架1、电机2、传动装置3、主动轮4、八方炒锅5、隔热层6、电磁线圈7、间隙8、红外探头9、隔磁铝板10、套筒11、电刷12、隔磁机壳13、绝缘板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池机械股份公司,未经湖北天池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2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连续上料脐橙榨汁机
- 下一篇:一种鲍鱼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