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挂折叠坐便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4515.8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4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郭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黑汉 |
主分类号: | A47K13/00 | 分类号: | A47K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折叠 坐便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坐便器装置,尤其是一种悬挂折叠坐便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厕所便池上使用的均为四条腿的椅或凳,普遍存在占据空间大,移动不方便,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多等特点,另外,大部分公共卫生间没有或少提供老弱病残孕使用的相关设施,例如,铁路客车厕所,车站和码头厕所,集会场合厕所等,对于需要使用坐便的人无法使用。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悬挂折叠坐便椅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挂折叠坐便椅装置,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使用状态时,墙板、支撑杆和活动连杆构成直角三角形,坐便椅面与墙面成90度,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稳定安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挂折叠坐便椅装置,是由:墙板、方板、固定块一、挂钩、滑轨、滑块、坐便椅面、固定块二、套管、固定块三、支撑杆、活动连杆、限位块、挡尿板、提手、连接轴构成;两块墙板上方一侧各设置方板,所述墙板下方两侧设置滑轨,两条滑轨的滑槽之间设置滑块,支撑杆的一端通过两条滑轨之间与滑块对应设置,所述方板上设置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一侧设置挂钩,活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一之间设置连接轴,坐便椅面背面中部两侧设置固定块二,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块二之间设置连接轴,所述坐便椅面背面后部对称设置两个套管,所述活动连杆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活动连杆的另一端设置限位块。
所述的墙板与所述的方板一体成形。
使用状态时,墙板、支撑杆和活动连杆构成直角三角形;使用后,坐便椅面靠在墙板上方,支撑杆和活动连杆自动合起。
坐便椅面背面前部两侧设置固定块三,所述两个固定块三之间设置挡尿板,所述挡尿板上方两端与固定块三之间设置连接轴。
所述坐便椅面的前端设置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使用状态时,墙板、支撑杆和活动连杆构成直角三角形,坐便椅面与墙面成90度;使用后,手拉提手将坐便椅面靠在墙面上,并挂在挂钩上,支撑杆和活动连杆自动合起,此过程中,坐便椅面的套管沿活动连杆向墙板移动,坐便椅面带动活动连杆以连接轴为中心向上沿弧线轨迹移动,坐便椅面带动支撑杆下端的滑块在滑槽内向上滑行,同时,支撑杆以连接轴为中心沿弧线轨迹移动,挡尿板以连接轴为中心自动展开或合并。
本实用新型悬挂在墙上,不影响健康人正常使用便池,同时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可安装在没有马桶的厕所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稳定安全的特点,生产成本低,结实耐用,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悬挂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2中:墙板1、方板1-2、固定块一1-3、挂钩1-4、滑轨1-5、滑块1-6、坐便椅面2、固定块二2-2、套管2-3、固定块三2-4、支撑杆3、活动连杆4、限位块4-2、挡尿板5、提手6、连接轴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两块墙板1上方一侧各设置方板1-2,所述墙板1下方两侧设置滑轨1-5,两条滑轨1-5的滑槽之间设置滑块1-6,支撑杆3的一端通过两条滑轨1-6之间与滑块1-6对应设置,所述方板1-2上设置固定块一1-3,所述固定块一1-3的一侧设置挂钩1-4,活动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一1-3之间设置连接轴7,坐便椅面2背面中部两侧设置固定块二2-2,所述支撑杆3的另一端与固定块二2-2之间设置连接轴7,所述坐便椅面2背面后部对称设置两个套管2-3,所述活动连杆4设置在套管2-3内,所述活动连杆4的另一端设置限位块4-2。
所述的墙板1与所述的方板1-2一体成形。
使用状态时,墙板1、支撑杆3和活动连杆4构成直角三角形;使用后,坐便椅面2靠在墙板上方,支撑杆3和活动连杆4自动合起。
坐便椅面2背面前部两侧设置固定块三2-4,所述两个固定块三2-4之间设置挡尿板5,所述挡尿板5上方两端与固定块三2-4之间设置连接轴7。
所述坐便椅面2的前端设置提手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黑汉,未经郭黑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45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