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烫烤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5838.9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2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舒贤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贤臣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范琪美 |
地址: | 33519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烫烤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烫烤盘。
背景技术
采用发热管加热的烤盘在工作时通常表面温度能达到100℃以上,一般的烤盘没有警示作用和防护措施,人们在使用时很容易烫伤自己,安全隐患较大。除此之外,隔热手柄上用于与盘体固定连接的螺丝也容易因为热传导而表面具有高温,当人们通过隔热手柄移动烤盘时容易造成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使用者烫伤的防烫烤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烫烤盘,包括底部设有支撑脚的盘体和设于盘体两端的隔热手柄,所述盘体包括煎烤区和火锅区,所述煎烤区的下方设有集油盒,隔热手柄上设有与集油盒插接配合的支架,所述煎烤区的下表面设有由第一温控装置控制的第一发热管,所述火锅区的下表面设有由第二温控装置控制的第二发热管,所述盘体至少一侧设有防止烫伤的挡条。挡条的设计能有效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或移动烤盘时触摸到烤盘边缘的高热区域,安全性能得到提高。
进一步的,隔热手柄包覆住盘体的端部向盘体侧面延伸,挡条连接于隔热手柄上。将隔热手柄向盘体侧面延伸从而隔热手柄与盘体的 固定螺丝可以设置在盘体的侧面,有效避免使用者在通过隔热手柄移动烤盘时烫伤自己,实现双重保护。
进一步的,盘体两侧分别设有金属材质的挡条。挡条和盘体存在较大的色彩差异从而使用者能轻易区别高温区和安全区。
进一步的,隔热手柄两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支撑脚。
进一步的,盘体的底部设有热反射罩。热反射罩不仅有效阻挡发热管的热量传递到放置烤盘的桌子上,降低了桌面温度,避免高温灼损桌子,而且能将热量反射回烤盘的底面,减少热量损失,提高加热热效率,缩短加热时间。
进一步的,煎烤区排布有条形凸棱。凸棱减少了食物与煎烤区烤盘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均匀传递到食物上,而且油积聚在相邻凸棱之间,避免食物烤焦,提升食物的口感。
进一步的,煎烤区排布有环形凸棱。
进一步的,热反射罩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对热反射罩起到有效的支撑和增加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发热管呈U形结构。
进一步的,发热管呈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双重保护措施有效避免使用者发生烫伤危险,安全性能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热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烫烤盘,包括底部设有支撑脚11的盘体1,盘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与其形状相配合的隔热手柄2,盘体1分为两个不同的区域,分别是煎烤区12和火锅区13,煎烤区12的下方设有集油盒5,相应位置的隔热手柄2上设有支架51,支架51包括平行于盘体1设置的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两侧与其垂直设置的限位板组成,支撑板与烤盘底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集油盒5的深度,集油盒5与支架51抽屉式插接配合,集油盒5上还设有便于使用者抽拉的按部5,按部5上设有防滑条。煎烤区12和火锅区13的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发热管31和第二发热管32,第一发热管31由第一温控装置33控制,第二发热管32由第二温控装置34控制。发热管可以呈环形结构也可以呈U形结构,第一发热管3的开口端连接第一温 控装置33,第二发热管32的开口端连接第二温控装置34,第一温控装置33和第二温控装置34分别从盘体1的侧面伸出与外界电连接,盘体1的至少一侧设有防止使用者烫伤的挡条6。
盘体1为两端呈弧形的腰形结构,隔热手柄2沿着弧形端部向盘体1的侧面延伸包覆住盘体1的整个端部,位于盘体1侧面的挡条6的两端固定连接在隔热手柄2上,于本实施例中,盘体1的两侧都设有挡条6,挡条6由与盘体1存在较大的色彩差异的金属材质制成,使用者能一眼区分出盘体1和挡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贤臣,未经舒贤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58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