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化液过滤回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76243.5 | 申请日: | 201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09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1 |
发明(设计)人: | 冯静;彭南海;徐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B01D29/0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陆海天;夏平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化液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可以对回输的消化液进行过滤回输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消化液过滤回输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普通外科科、消化内科等领域的治疗中,经常需要将患者流出的消化液过滤后再回输到体内。常用的过滤方法是将收集好的消化液用纱布等材料过滤掉残渣、粘液等,收集到另一个容器中,然后倒入普通的输液瓶进行回输。这样不仅操作繁琐、增加护士工作量、影响护理工作效率,而且在过滤过程中,消化液容易受到污染,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操作简单,又可防止发生污染的消化液过滤回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当前医疗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提供一种消化液过滤回输装置,可使过滤操作更加简单和方便,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有效避免消化液受到污染,提高医疗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液过滤回输装置,包括下瓶体、过滤层和上瓶体,且该三者可通过螺纹分别相互连接;所述下瓶体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所述过滤层为圆环形,并在中部设有可过滤消化液的过滤网;所述上瓶体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形,并在上端口部设有橡胶密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下瓶体、过滤层和上瓶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可对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液体渗漏。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中心部分向下凹陷,利于残渣的汇聚。
进一步的,所述下瓶体的底部设有可增加稳定性的配重层,使下瓶体不易翻倒。
进一步的,所述下瓶体、过滤层和上瓶体均由塑料制成,轻便易于存取,并可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消化液在过滤回输过程中无需反复倾倒转移,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可有效避免消化液受到污染,为提高医疗品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其中:1-下瓶体;2-过滤层;3-上瓶体;4-配重层;5-过滤网;6-橡胶密封盖;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消化液过滤回输装置,包括下瓶体1、过滤层2和上瓶体3,其中,下瓶体1为上端开口的圆筒形;所述过滤层2为圆环形,并在中部设有可过滤消化液的过滤网5,且中心部分向下凹陷大约2cm,利于残渣的汇聚;所述上瓶体3为上下两端开口的圆台形。所述下瓶体1的上端口、过滤层2的两端和上瓶体3的下端部分别设有连接螺纹,使该三者可通过螺纹分别相互连接,即,使用前为三者依上述顺序相互连接;过滤时,由过滤层2和下瓶体1连接;回输时,由上瓶体3和下瓶体1连接。同时,所述下瓶体1、过滤层2和上瓶体3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7,可对连接处进行密封,防止液体渗漏。所述下瓶体1的底部设有配重层4,可由橡胶等材料制成,增加下瓶体1的稳定性,使其不易翻到。所述上瓶体3的上端口部设有橡胶密封盖6,便于封口和回输时泵管的插入。所述下瓶体1、过滤层2和上瓶体3均由塑料制成,使其轻便,易于存取,并可降低成本。
使用时,将上瓶体旋开并另行放置,保持过滤层与下瓶体紧密连接,然后,将待过滤的消化液从过滤层倒入,经过过滤网后流入下瓶体中。过滤结束后,将过滤层旋下并丢弃,并将上瓶体旋紧在下瓶体上,然后,将其倒置于输液架上,接上专用泵管后,即可进行回输。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避免了以往反复倾倒转移而引起的污染等问题,为提高医疗品质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76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